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翟镇煤矿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围绕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价值评价、工匠活力激发、工匠人才选树四个方面,深耕工匠培育沃土,在职工中形成崇尚工匠精神、争当工匠人才的舆论导向和浓厚氛围,以高质量人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要想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就要有‘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执着,工匠的产生从来不会一蹴而就,每一个工匠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在翟镇煤矿组织的工匠事迹报告会上,王伟明分享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奋斗历程。他凭借热爱与专注、努力与坚持,先后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山能工匠、泰山工匠提名奖等荣誉。
像这样的工匠事迹报告会、技艺传授会,该矿每年要举办20余场次,用工匠精神激发职工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干劲、闯劲和钻劲。
在职工创客联盟建立工匠学术研究室、在三级培训机构建立工匠实训车间、在生产区队建立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职工大讲堂开设工匠讲习课堂,该矿通过“四级平台”打造工匠传习基地,构建集党建引领、创新攻关、技艺传承、教育培训、精神弘扬于一体的工匠培养体系,锻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善创新、勇担当讲奉献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翟镇煤矿不断发掘职工工匠潜质,实施价值评价机制,从职工自觉自愿的敬业、脚踏实地的专注、富于创造的执着、匠心独运的求美等方面,制定工匠育人价值评价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品质测评、座谈交流等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对选拔出来的培养对象进行追踪指导和激励,促进工匠人才及工匠大师持续涌现、工匠精神得到更好传承。
梁学建就是该矿通过实施价值评价,挖掘出的后备工匠。他2019年大学毕业入职综掘区队,工作中一直积极主动、善于学习、大胆创新,工区交办的每项任务他都能出色地完成,骨子里就透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冲劲。针对梁学建的特点,该矿给他量身定制了职业规划,重点练就他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高超技艺,培养他专注执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扎实的技能,是培育工匠的基石。翟镇煤矿每年定期举办班组、区队、专业三级技能大赛,通过层层选优,让工匠人才脱颖而出。开展矿井重点技术项目“揭榜挂帅”攻关竞赛,实施“揭榜攻关”项目管理,集众智、谋良策,破解“过老巷群安全高效开采”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激发工匠人才创新活力,提高工匠人才技能水平。
“培养一个带动一片”,为实现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该矿建立“四位一体”全员素质提升工程,为职工搭建理论学习的平台、技能提升的舞台、竞赛比拼的擂台、荣誉形象的讲台,组织开办启智、聚新、和谐、修身四类11个大讲堂,打造面向职工、服务职工、提升技能的学习平台,在全员中形成创先争优、奉献企业的浓厚氛围。
为充分发挥工匠人才在技艺传承、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该矿还制定工匠人才培养和晋位升级目标规划,完善学习培训、以师带徒、创新项目管理以及日常考核等相关制度,确保工匠人才的精准选树和持续传承。按照“以赛促评、日常创争、逐级推荐、优中选强”的原则,该矿每年定期开展工匠人才评选和表彰工作,并择优向上推荐工匠人才及工匠大师。
技能强企,匠心筑梦;工匠培养,久久为功。近两年来,该矿涌现出国家、省、市、企业层面工匠人才33人,72人在各级别技能大赛中取得较好名次;专业技能人才推出技术、“五小”等各类创新成果204项,其中1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创新成果转化率达到82%。(赵婧 寇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