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时代党员积分管理推行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潘志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党员队伍建设质量,广泛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工作,通过强化流程管理,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力举措。

  

一、当前党员积分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新时代推进基层高质量党建、深化党员积分管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1、高质量党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迫切要求。传统发展格局被打破,党建工作跟进速度要相适应。随着社会改革发展的逐步推进,需要把党员队伍整合起来,发挥全体党员的相互促进作用。

    2、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基固本的自我要求。党组织要有更大担当、更大作用,必然要求党建工作更加贴紧党员、更加贴紧日常、更加贴紧实际,以筑牢发展之基,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持续进步的主观能动作用。

    3、新时代党建进一步彰显党员先锋引领作用的现实要求。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用积分记录党员变化、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促使党员肩上有责、争先有标、行为有尺、考核有据,用“小积分”管好“大队伍”,是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现实需要。

  

二、当前党员积分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党员积分管理导向还不够。党员积分管理内容除包涵遵章守纪、三会一课等党员基本要求外,对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等导向不清:一是联系支部实际不够。对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内容不具体、缺乏操作性。二是服务群众要求不明确、评价没有统一标准。

     2.全员监督力度还不强。向普通党员公开程度不够,党员之间互相监督不够,互相评议往往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互相监督没有达到让后进党员感受差距不断“比学赶超”的效果,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的氛围不浓,对发挥党员作用持续动力不强,没有真正达到让先进党员珍惜荣誉、永葆先进本色”的目的。

    3.积分管理数字化程度还不高。党员互评没有摆脱凭主观印象考评党员的习惯模式,评价党员量化依据还不充分,评价党员具体详细的量化标准还不完善,或者党员积分管理的量化评价习惯于传统的做法,应用手机及融媒体等创新手段不够。

     4.积分管理应用还不够。党员管理积分模式的引入,把党员推到了“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当先锋”的公开“赛场”和“考场”,将党员管理考核量化公开,使评价有了硬依据。但对党员积分高的激励措施不多,积分在日常的荣誉感不强,有的没有处理好与年度党内先进评比的关系,与年度先进评比等关联度不高。还没有从党员积分上真正形成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压力的持续动力。


三、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党员积分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实现党员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动态管理、注重实效,贴近实际、民主公开”的思路,以分类为基础,量化为依据,使党员日常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强化导向明标准。党员积分包括基础项目、加分项目、减分项目三部分。基础项目主要反映党员完成学习教育、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日常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情况。加分项目主要反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情况。减分项目主要反映党员意识淡薄、不履行党员义务等情况。党员积分由基础积分、义务积分、评议积分、奖励积分和一票否决五部分组成。按照学习积分、岗位积分、服务积分等分别制定积分细则,对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党课教育、专题讨论、组织活动,完成自学任务,按时缴纳党费,发挥先锋作用等设定相应分值,下发学习内容清单,让党员明白学习标准和要求。对学习心得受到媒体刊载、职能工作受到上级表彰、服务群众工作受到社会表扬等实行加分,推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

    2.明确评价强整改。整个流程以日常积分统计、党员自行申报、支委初步评审、党员大会评定、积分情况公示、年度积分汇总等环节组成。根据党员日常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发挥作用、联系群众等情况进行积分统计。党支部负责审核党员申报事宜的真实性。党员大会每季度对党员情况进行评议讨论。年底,党支部将每名党员全年积分情况进行汇总统计,报上级党组织审核备案。按照“一人一卡、一季一评”的要求,党支部为每名党员建立积分登记卡。在每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以党支部和党小组为单位,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积分情况进行评定。通过对照自学计划查学习内容落实、对照党日活动签名查到会率、对照学习教育笔记查交流发言、对照个人提供资料查履职尽责和发挥作用等情况,评出每个党员的积分,让党员从评分中明短板、找差距、强整改。

    3.定期公开造氛围。每季将党员积分情况,在党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每季度通报点评一次季度综合积分情况,评出“季度党员积分之星”,张贴光荣榜,将党员参与活动情况纳入积分范围,并采取定期公示的方式强化工作监督,有力推动党员向党组织积极靠拢,从而提高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要宣传先进事迹,营造创先争优氛围;结合每年年底党员年度积分情况,评选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基本合格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等四个等次,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4.用好积分明奖惩。党员积分情况将作为民主评议、考核奖惩、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于积分较高者,优先推荐党内各类表彰奖励,对于积分偏低或扣分项较多者,由所在党支部进行谈心谈话、开展结对帮扶,促其整改提高。要探索以激发党员内在活力为目的,做好积分兑换。试行党员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和实际需要,用积分兑换服务时间、服务项目、红色图书等项目。

   

四、探索与思考


    “党员积分制”使党员成了“主角”,党组织有了“标尺”,组织生活有了“准则”,也如同一面镜子,提醒党员时刻保持本色,奋勇争先。党员积分成为党员创先争优的价值导向,为基层党组织管理党员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动力。

    1、积极倡导结果导向新理念。考评是工作顺利推进、精准落地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做到党员积分管理工作与经营发展的目标同量化、考核同进行、结果同运用,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要按照用经营成果检验党建效果的理念,运用现代绩效管理方法,要将经营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推进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权重考核,以推动基层党组织切实提高党员积分管理工作质量。

    2、积极应用党建质量管理新方法。着力顶层设计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在顶层设计、体系建设、标准确立上下功夫,构建起包括党建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党建管理体系,以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3、积极探索党建数字化管理新手段。要探索建立智慧党建平台,结合党建工作实际应用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提供互联网服务。要建立党员积分管理网络平台,通过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共享网络,使党员积分管理信息化性能更加优越、信息更加集成、业务更加协同。从而创新党建工作手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建管理向数字化转变。(作者单位: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