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政策要效益、向模式要效益,提高全员经营创效意识,研究政策红利,统筹管理模式,深化“智能化、市场化、精益化”三化融合,实现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效能最大化,全面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靶向施策,深挖“经营创效”潜能
新矿集团成立经营创效领导小组,分专业形成财务创效、政策资金创效、设计优化创效、修旧利废创效、控员创效、闲置资产盘活创效、洗煤创效、管理创效八个业务指导工作组,研究制定创效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标,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制定谁落实”原则,实施“项目确定、计划下达、组织实施、跟进管理、考核验收”闭合管理流程,指导推进权属单位创效措施落实。
围绕“洗煤创效”目标,洗煤分公司集聚技术优势,集成管理动能,重点攻克“重介背灰”、煤泥深加工等行业难题,创造性开发全粒级三产品分选工艺,提升煤炭产品质量,精煤产率提高近7%。同时,针对不同区域选煤厂的煤种煤质差异,“一厂一策”制定洗选方案,实施产品结构多元化、差异化生产,实现精煤创效最大化。
工艺装备升级、产品结构优化、管理流程再造,都是经营创效的关键要素。万祥矿业探索矸石不升井、零排放路径,设计应用高效矸石筛分系统——滚轴筛,有效解决大块矸石混入原煤运输系统,实现矿井安全绿色开采的同时,每月可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翟镇煤矿构建井下高效充矸系统,使用“皮带+铲车”方式进行规模化老巷充填,实现矸石就地充填不升井;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洗选工艺,实现精洗精收,一季度销售商品煤同比增长42.85%。
党建工作也是生产力。恒坤化工将党支部建在生产链上、党员聚在经营创效上,党支部围绕安全生产、精细管理、节能减排,全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联合搞、支部组织生活联合过、车间生产创效战略联合干、拓展帮扶措施联合抓的“四级联系,双向互动”活动,组织党员切磋工艺技术,研究解决生产经营难题,把党建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真正实现企业提质创效、职工多元增收。
精准发力,激活“精益管理”动能
今年是新矿集团“1+2”三化融合管理纵深推进年,该集团以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难点、瓶颈为导向,明晰“以市场化结算手段推进精益管理开展,以精益管理提升市场化运作质量,以智能化建设实现市场化精益化管理融合”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实施标准、细化实施细则、提高管理效能,确保“效益、效率”双提升。
内蒙古能源聚焦“低成本战略”,按照物资“大数据”管理需求,运用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打破区域壁垒,使仓储信息及时共享,物资协同管理效应彰显,上海庙矿区年调剂设备、物资上亿元,材料库存降低60%以上。
围绕“最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目标,翟镇煤矿将精益管理延伸到安全、质量、成本、效益各个环节。自主研发大数据云分析平台,形成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依托的信息系统,并结合智能矿山建设体系,实现精益智能、精益物资、精益考核管理等全面智能化和信息化。
协庄煤矿瞄准零废弃、零浪费、零废品、零缺陷、零闲置“五零”目标,从现场管控中找问题,将精益化管理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建立一个目标、一个核心、两大管控、八项支撑的“1128塔式”预算管控体系,细化分解任务,推进目标落实。同时,完善“两有、两做、三分析、一评价”市场化管理模式,盘清账、理清责,将精益经营落实到生产现场、落实到岗位个人。
新矿集团坚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建立修旧利废全方位控本增效管控体系,开源和节流同步推两手抓,构建物资“使用、回收、维修、复用、报废处置”全过程管控流程。一季度,通过常态化开展“大回收、大复用,大清仓、大利库”活动,盘活闲置设备124台,价值4072万元。(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