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慧康大厦
■ 洪 钤/文
身处上海的医生,前不久为远在云南的患者明确了罕见病因。出现疑难危重病症的新生儿刚送入当地医院,屏幕前的专家已“运筹帷幄”研判病情。不同学科的临床医生通过线上平台实时讨论,为疑难病症患者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
近年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例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疑难病症患者跨地域就诊困难等就医难题迎来了新的转机。医院疑难病症综合诊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保障了患者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
事实上,这背后离不开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撑。其自主研发的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依靠5G通信技术在网络速率、容量、延迟、安全等方面的革命性突破,通过多学科多专家在线协同诊断形式,为疑难病症协同诊治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障。
▲破解疑难病诊断难题
那么,何为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它又是如何解决疑难病诊断时间长、过程复杂等问题的?
创业慧康远程医疗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以“远程”“多学科”“协同”为切入口,整合了不同地区、不同科室的医疗资源,患者通过线上预约的形式,即可实现远程、跨科室同步就诊。“与购物网站的模式相似,医疗机构入驻平台,患者只需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医疗服务。”
同时,针对患者大量的检查数据,平台借助5G网络低时延、高带宽、海量设备接入的特性,实现了大容量影像、异构病历等原始数据与实时超声、内镜等检查数据的融合容,每一位在案患者通过平台可直接进行查看。
远程医疗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平台在采用面向疾病临床诊断的多学科多专家在线协同诊断形式的同时,结合医疗健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临床辅助决策分析,制定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打破了地域、时间、科室、学科等壁垒,为疑难危重症精准诊治提供信息化支撑。
如今,创业慧康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已经为国内外50多个综合与专科医联体建立了多学科协作应用平台,2021年底累积接入1800余家医疗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是其一。基于学科优势和资源,该院构建了以远程影像、远程病理、远程心电、远程超声和远程医学教育为核心的多学科远程诊断平台,利用最新的5G网络技术、远程音视频协同诊断手段,在攻克传统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地域与时间等关键障碍的基础上,实现了线上多学科、多机构、多专家等多学科全程协同诊疗,区域内跨院区的互联互通和医疗数据的共享。
“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通过打造跨地域、均等化、体系配套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院内多学科业务协作,也使得医院本身的疑难病症诊治能力得到提升。”远程医疗事业部负责人如是说道。
▲打通“远程多学科”就医需求
从2015年储备立项研发,到2017年投入使用,再到2019年全面推广,谈及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一路走来,远程医疗事业部负责人满是感慨。他讲到:“今天的收获,来自于背后团队对于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的‘死磕’”。
研发初期,创业慧康就面临了一大挑战——诊断级大容量异构医疗数据的融合。远程医疗事业部负责人解释,“从数据的结构形式来看,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而从信息记录的模式来看,同一实体可能在多个系统均有记录,即便是同一属性,其命名或数据也可能在交互过程因系统或手工记录的原因发生错误”。
由于各家医院信息系统处理的业务和采用的技术架构不同,其采集、处理、存储和交换数据的标准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融合不同医疗结构诊疗数据成为了一大难题。
为此,创业慧康采用多学科临床数据集成引擎系统,在数据平台原有形态的基础上,对新数据进行结构化操作,并在形成与数据平台匹配的结构后进行添加,降低了影响原数据平台或系统运行和稳定性的可能性。
而针对需要信息传输、数据交换的异构医疗应用互联互通,创业慧康为临床多学科数据建立了两层模型——参考模型和原型模型。
以临床诊疗数据的互操作和扩展性为要求,两层建模的核心思想是实现技术与信息内容的独立,满足各方人员的数据需求。当前,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通过所有临床知识内容由领域专家主导建立的方式,将医疗领域知识从具体的临床信息中分离,保证了信息模型的高可扩展性。
此外,面向医联体多学科远程医疗业务场景,创业慧康还设计了一套基于公有云的业务配置管理模式。专属的配置化方式,不仅实现了各业务单元在不同学科的诊疗协作,还支撑起了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的远程业务协同。
▲开启“智慧医疗”全通道
最近,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入选了2021年度“浙江制造精品”名单。远程医疗事业部负责人表示,“浙江制造精品”代表了浙江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产业能级高、带动作用强的专精特新产品,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的入选,也意味着创业慧康强大的综合实力。
创业慧康科成立于1997年,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贯秉持“创造智慧医卫、服务健康事业”的愿景,专注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化服务与创新。
目前,公司拥有八大系列300多个自主研发产品,取得约800项知识产权,营销网络遍及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全国客户数量达7000多家,先后承担了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等40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已累计实施近2万个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公共卫生项目遍及全国370多个区县,为30万基层医生提供工作平台,积累约3亿份居民健康档案,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第一梯队。
同时,随着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公司还通过“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构建了横向业务发展经营模式,产品涵盖医疗、卫生、医保、健康、养老等各种服务场景。除了此次入选“浙江制造精品”名单的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5G院前急救同样值得一提。
它针对院前病人的急、危特点,以患者为主线,通过结合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将院内急救信息系统与传统急救车结合,建立起了一条实时数据互联互通的多维度“跑道”。
“救护车上自动采集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影像数据、医护人员的诊断、评估等相关信息,会自动同步到医院急救信息系统。医院可根据患者情况,提前做好各种接诊准备工作,待患者抵达医院时立即展开救治,从而缩短急救准备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在创业慧康看来,融合“5G智慧移动急救平台”、“院前院内数据交换平台”“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危急重症协同救治平台”的5G院前急救,实现了基于不同场景以及不同角色权限的数据的快速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对临床业务的快速沟通及交互,为急救病患开启智慧急救绿色通道。
不管是5G院前急救还是5G疑难病诊治远程多学科协同平台,创业慧康在智慧医疗领域的革新仍在不断向前。谈及未来,创业慧康表示,将以“浙江制造精品”为契机,充分结合5G、AI、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为医卫健康信息化发展带来创新应用场景。
一方面,切合市场的期待,拓展医疗、卫生、医保、健康、养老等各种服务场景,为医疗机构、政府监管、各类健康服务行业提供适度超前的全方位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支撑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基于“慧康云”的整体云化转型发展战略,建立更紧密的医院、医患、第三方健康服务商协同网络,形成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化行业的云生态价值供应链,完成从传统IT信息产品服务公司到科技云生态企业的转变。
(本文图片由创业慧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