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这天,经过50天的持续奋战,中国石化河南油建公司蒙西项目定兴分输站工艺管道焊接突破1万吋径,施工现场如火如荼。
作为蒙西项目7个站场中最大的一个场站,定兴分输站有57名员工参与了施工。在他们当中,一群50多岁的员工成为施工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工作起来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愿意干,老树也能开新枝。他们被年轻人亲切地称为“50后”。
54岁的王坤是干工艺安装的一把好手,作为机组长,他每天除了做好班前讲话“三讲一落实”活动,安排各项施工,协调现场各工种、各专业有序施工外,还常常临时身兼质量员、安全员,再一转眼,他又拿起铁锹在修整管沟。哪里出现空缺,他立马“替补上位”,被工人们笑称为“多面手”。
53岁的刘海龙是一名材料员,站场施工工艺复杂,现场所需的材料大大小小共11个大类42项,涉及工艺、电仪信、防腐、阴保等各类辅材,但在老刘的材料出入库台账上,每一个材料的明细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被前来检查的业主夸赞是台账里的“样板间”。此外,他还持有特种车辆驾驶证,能开行吊、叉车,站内的材料搬运工作量比较多,但是只要大家招呼一声“龙哥”,他立马驾驶着叉车忙活起来。
王怀顺以前是一名电工,现在担任项目部的生活大管家,57个人的吃喝拉撒都得由他来操心,除了每天买菜、买米,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他还负责采购施工现场的临时急需料。别看他已经54岁了,一刻也闲不住,稍有空闲就往施工现场跑,看哪里需要干活了马上过去帮忙。“咱的项目咱不操心谁操心,这么多人一天要花多少钱,早一天干完就能省下一大笔费用。”
53岁的李忠俊是一名电工,现场24台焊机和6台配电柜检查维护都归他管,配电箱、焊机、砂轮机、切割机……哪个设备出现电路问题了他就出现在哪里。他眼里到处都是活,每天做好本职工作后,还不忘现场随时搭把手,拿起烤把当小工,给防腐工打下手,搬运焊条。“看着人家忙活,咱也不能闲着啊!”只要力所能及,他都第一个往前冲。
除了以上几位“50后”,项目上还有很多员工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干好,早日完成施工任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石油工程建设者的初心使命。
(张艳钗 邢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