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创立深圳市日海通讯设备有限公司以来,王文生已经带领公司走过了近30年栉风沐雨的发展历程。从通信接配线设备制造起步到世界通信事业的繁荣发展,从单一化的商贸型经营模式到集团化、股份制、多元化经营的转型,王文生的实践成果为通信网络物理连接领域创新和企业建设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十年来,他带领团队锐意创新,研发700余项中外专利技术,始终将革新技术、强化管理、打造优秀团队作为公司的立足根本;全方位贴近市场,打造了通信行业众多配套设备及配件明星产品,竭力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SingTel, PCCW, Telkom Indonesia, Ericsson, Alcatel-Lucent, Nokia Siemens Networks等海内外知名运营商及各领域合作伙伴提供通信网络物理连接解决方案,在业界赢得了充分的认可和广泛的赞誉。在他的指导下,日海通讯现已成长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和服务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还拓展至美国、法国、印度等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良好了口碑。
王文生是日海通讯发展壮大过程中最大的功臣,他凭借对通信行业前沿的关注和掌握,率先提出了变单一化商贸型的管理模式为科研生产型和多元化经营,2003年,王文生将公司业务与资产进行整合,与美国IDG合资成立深圳日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开启公司的自主研发时代。此项重大决策不仅令日海通讯成为了通信网络物理连接领域的自主创新旗舰,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转型,更在业内树立起企业改革的成功范例。从那以后,王文生始终将“适应市场需求,追求客户满意,友情合作双赢”作为经营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的源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凸显了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在他的带领下,日海通讯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钻研,逐步实现了光纤连接器、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等制造工艺和控制方法的更新迭代,参与制定了中国通信系统首个宽带数据通信综合配线箱标准、首个户外机房、首个户外机壳行业标准等,并在实践中完成了与相关学科的技术融合,极大促进了通信网络物理连接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效率的提高。他们的研发制造经验走在通信网络物理连接领域的前端,指引着同行专家的创新实践。2009年12月,王文生携着日海通讯登陆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证券代码:002313),此举标志着公司的经营模式完成了新一轮的革新。从此,日海通讯在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下,将业务延伸至通信工程服务和光器件的核心部分——PLC芯片等领域,全面实现了产业上下游并轨运行,产品与服务联动发展的战略愿景。
2012年3月,日海通讯亮相OFC ( Optical Fibre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 Exposition ) 展会, 王文生带领团队新研制成功的MC光纤连接器产品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单芯光纤连接器,宽度仅为2.9mm,其最大安装密度是SC连接器的4倍,LC或Mu的2倍,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收获了各国与会专家的青睐。OFC创办于1975年,目前已被公认为光通信领域中全球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专业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盛会,汇集了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通信精英。能够得到OFC的邀请,证明王文生及其团队的实力得到了业界权威的认可。
如今,通过王文生的领导,日海通讯在通信网络物理连接领域的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前茅,是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创新先锋。多年来,在投身公司的经营管理之外,王文生也在技术研发中颇有建树。迄今为止,他发明了《一种有源光缆》和《光纤接续模块》等多项专利技术,并撰写了《通信用单芯光纤机械式接续器》、《通信基站用热管换热设备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国家级通信行业标准。这些先进技术成果填补了行业关键技术空白,为通信网络物理连接同行的实践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高水平的指导和启发。矢志创新、合作共赢,秉承这样的信念,王文生继续前行,勇攀下一座高峰。 (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