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6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酱酒特殊香味口感的 形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高粱作为中国大多数白酒的重要酿造原料之一,在中国酒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酱香型白酒特殊香味、口感的形成,也与高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什么小颗粒的红缨子糯高粱成为了正宗酱酒的酿造原料?红缨子糯高粱中的香味又是如何被提炼到酱酒酒体中的呢?

  据史实资料记载,中国蒸馏酒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在当时人们对酿酒工序与技艺细节的严格把控下,酿酒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曲药也正是在这个期间出现,对日后的酿酒技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酱酒也经历过增产节约的尝试,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技术革新的方式提高酱酒出酒率,但始终得不到口味醇正、香气绵柔的酱香型白酒。

  时至今日,酱酒依旧坚守着传统的酿造工艺,即“五斤粮食仅能产出一斤优质基酒”。正因如此,酱香型白酒凭借其季节性生产、整粒高粱投料、九蒸八酵七取酒等工艺,被誉为“中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

  高粱作为酿酒原料,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经营目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出了不同的工艺分支。

  第一种方式是以高粱打成粉末后的方式进行酿造生产,出酒率高、生产成本低廉、利润丰厚;

  第二种方式是将高粱处理成颗粒状,可多次蒸煮发酵,基酒产量适中,酒体品质稍有提升,但是却会增加部分成本;

  第三种方式是高粱的粉碎程度低于20%,延续长久以往的酿造工艺,生产周期长、效率与出酒率低、成本高,但是粮食可以在多次蒸煮中逐步糊化,得到的酒体香气香味物质多,幽雅细腻、酒体醇厚。

  除了润粮外,酱酒在酿造过程中均不加入额外的水。这样可以使糟醅正常发酵且充分糊化,控制整体产酒量。产酒量少,基酒中的香气、香味物质含量就越丰富,从而让我们品尝到多种层次不同的香味。

  酱酒的七轮次基酒,各有千秋,相辅相成。在最终勾调环节,当酿酒师将不同年份、不同酒精浓度、不同香型定级、不同轮次的基酒与长期贮存的年份老酒勾兑在一起时,酒体中的香气香味物质完美融合,整体口感丰富协调、幽雅细腻,提升了酱酒的品饮体验,让人难以忘怀、回味无穷。(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