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这份“家庭作业”值得借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王同帅 申屠建华

2.jpg

●布置家庭作业

  “咚咚咚”,在中国安能一局安徽大沙河综合治理怀宁段工程等EPC项目部办公区的二楼传来一阵清脆的敲门声。

  新来工地的大学生吕子豪推开了项目经理的门,一眼便瞧见了正埋头在办公桌前奋笔疾书的项目部负责人张杰。好奇的他凑到张杰跟前:“张总,还没下班呢?”

  “没有呢,加会班。”张杰想了想,停下了书写,从书堆里抬起了头,对着吕子豪笑了笑,“这不是还有一点‘家庭作业’没写完嘛。”

  “嗯?咱们项目的经理还要写‘家庭作业’吗?”吕子豪好奇地问。

  这事还得追溯到2020年12月份,大沙河项目部刚刚安营扎寨的时候。大沙河项目是一个EPC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完全不同于传统项目。那个时候,设计图纸还没有提供,征地工作也没有完成。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大沙河工程为线型施工结构,工作面线长、面广,涉及村庄多,如何与沿线乡镇政府沟通,怎样解决具体征迁协调遇到的难题,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活到底怎么干?”这个问题,不仅摆在了项目部众多原来干过传统项目职工的面前,也成了压在张杰心头的一块巨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作为项目部“领头羊”,张杰心里明白,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走进张杰的办公室,最显眼的就是他办公桌上那一摞厚厚的书籍资料,“不懂咱就多学多问,我们的革命先辈那么多困难都克服过来了,这点困难算什么。”那段时间,项目部采购了许多关于EPC项目建设、水利工程治理的书籍,分发到每一位员工的手上。他不仅自己带头学,还组织项目部员工集中学习,对于重点和难点,他组织交流研讨,上台讲解,并且要求课后每个人都要写“学习心得”,这便是大沙河项目部“家庭作业”的来源。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为加快推进工程进展,张杰牵头建立了项目协调小组,由项目全部管理层带头,部长以上人员冲在前面,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并与当地政府及周边村庄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及时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陈杰,这个文件下次要注意,类似的打印文件能双面打印的就不要单面打印了”。“洪绮,卫生间的灯,督促大家在白天就不要开了”。“姜锋,金罡,你们两个副经理合并一个办公室一起办公”。

  为管理好项目部,给公司创收,张杰把“利润最大化、成本最低化”作为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并要求项目部班子及每一位员工做到人人心中一本账,杜绝浪费、节约成本,严控材料用量和人机效率,做到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

  也正是这样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事态度,让大沙河项目的管理团队顺利完成了从传统项目到EPC项目,从水利水电到水务环保的角色转变,为大沙河的“一江清水向东流”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打好一场仗,更要带好一帮兵,这是张杰给自己定的目标。他常说:“个人能力再强都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强了,年轻人强了,企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现在的大沙河项目部,不仅形成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超越”的良好氛围,更通过“师带徒”、周学习交流会、“给位子、压担子”等多种形式促使项目部年轻一代快速成长。

  据统计,在大沙河项目现有的人员构成中,一级建造师有3人,二级建造师有7人,青年员工的人数占到了一半左右。

  接受采访时,大沙河项目质量部负责人、28岁的张本瑞自豪地说:“我是我们部门年纪最大的。”目前,以张本瑞为代表的90后员工,已经成为了大沙河项目部各个领域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