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葡萄酒动销两难: 国产“骨折价”频出 进口被白酒团购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林辰

  国内前9月的葡萄酒进口量增速虽由负转正,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进口商进货量的增加,不代表批发商和终端消费实际动销的增长。当下,进口葡萄酒的整体消费盘仍处缩小态势,且在团购渠道遭受着以酱香酒为代表的白酒挤压。

  而国产葡萄酒方面,一边是上市葡萄酒企的存货占总资产比例连续走高,个别品牌甚至超过50%;一边则是多个知名品牌单品价格“骨折”到30元/支。

  从酒企“白染红”到经销商“红染白”,葡萄酒景气程度可见一斑。

  进口葡萄酒增量系进口商“换阵”

  智利精品线欲打破传统高性价比定位

  近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发布前9月酒类进口统计情况。葡萄酒进口量3.275亿升,增长1.86%,增速较半年度由负转正。但进口额同比下滑2.75%至12.66亿美元,降幅反较上半年扩大一个点。

  分来源地看,位居进口额前三的法国、智利、意大利在金额、量、单价三个维度均保持正增长。且三者的总金额增速均超过5成。与之相对,澳洲酒的金额和进口量缩水幅度均接近9成。后者5350万美元总进口额,不到榜首法国5.48亿美元的十分之一。从市场份额看,澳洲酒占比仅剩4.23%,而法国酒占比扩张至43.33%。

  记者由厦门丰德酒业的线上店铺看到,该公司代理运营的澳洲酒麦威廉的5个系列,实际只有印象系列和珍藏660系列的三款酒在售卖。对此,丰德酒业CEO武永磊告诉记者,麦威廉正处消耗库存阶段。公司目前没有澳洲酒的新进口计划,因为“双反案”后,进口成本太高,澳洲酒在中国市场表现也不太好。

  澳洲酒渐退,同为新世界的智利酒则开始超车。根据商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智利酒的份额已逼近2成。但2.61美元的平均单价,依然离在6美元水准线上的法国、澳洲酒相距甚远。“智利的多个酒庄已经在中国推广精品酒,希望改变大家对他们是性价比较高的印象。” 武永磊谈到。

  国产葡萄酒“骨折价”频出、存货高企

  进口商亦坦言遭白酒团购冲击

  大众款主导下,进口葡萄酒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小瓶酒热度的走高。记者注意到,包括柯诺苏自行车系列、asc巴斯克干红、奥兰小红帽都推出了187毫升款,单支价格在20-45元左右不等。

  “小瓶酒主要是针对年轻人小酌场景的尝试。但从我们目前判断,年轻人消费小瓶酒,更倾向于类似水果酒这样酒精度低的流行潮饮,传统的严肃葡萄酒不一定受欢迎。所以小瓶葡萄酒的出货量还是比较少。” 武永磊直言。

  进口187毫升的小瓶葡萄酒的单价不过50元,部分750毫升常规容量的国产葡萄酒却在近期碰上“骨折价”。

  记者注意到,威龙一款解百纳赤霞珠在5折基础上再买一送一,单支价格从120掉到不到30元。长城一款精选赤霞珠的单价从138元降到40元以下。精品酒庄里的类人首,旗下一款西拉赤霞珠从电商报名价158掉到成交价27元左右。

  而与骨折价并行的,则是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存货占总资产比例的集体偏高。记者统计后发现,以前三季度为例,张裕、威龙、中葡、通葡、莫高五家上市酒企的存货比分别为22.32%、39.28%、67.22%、32.9%、10.26%。作为参考,白酒领域中,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老窖五家的存货比分别是13.5%、11.47%、26.65%、25.11%和17.68%。

  “存货比例高,一方面是酒类存在减值损失风险,另一方面意味着资金周转率低。”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记者,“一般酒庄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的葡萄酒,年份会有参考价值。而工业化生产的葡萄酒,年份除了标识生产时间外,在葡萄酒品质或超额收益空间的作用不大。”

  不过,其也指出,白酒有勾调环节,即将新酒与年份酒按一定配比进行勾调,因此部分新酒不需要存放很久就可以通过勾调年份酒销售。而葡萄酒不存在勾调,两者存货占比的对比在前提上有不同点。但总体看,较大比例的存货对于任何企业都不是好事。

  另有国内精品酒庄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葡萄酒虽归为轻工业,但确是重资产模式。且一般不回把今年酿的酒今年就开卖。

  其还谈到,今年自己所在的品牌虽然销售情况比去年好,但也注意到,由于行业景气等因素,相比往年白酒企业“白染红”,行业里一些经销商开始“红染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