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签项目33个 计划投资180.99亿 重庆彭水招商引资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曾小蓉

1.jpg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彭水县招商服务中心获悉,今年 1—9月,全县举行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次,签订招商项目33个,计划投资180.99亿元;其中正式合同19个,总投资49.89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合同额18.53亿元),同比增长284%(工业项目合同额增长341%),近两年新开工项目当期完成投资10.7亿元(1—9月),同比增长46%。正式合同额任务完成率、到位资金任务完成率两个指标列渝东南第一位,招商引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4月,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60万千瓦农(林)光互补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签约落地,该项目总投资18亿人民币,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资源,发挥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运营专业优势,助力彭水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为认真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重庆能源集团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实现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7.7号)精神,9月,重庆市能投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彭水县冯家盖风电开发项目也相继落地签约,该项目规划总投资10万千瓦,计划总投资约7亿人民币,该项目将推动彭水县桑柘、大同、新田镇境内的风力发电项目。

  北京俊苗山民族医学研究院投资2亿元建设苗医苗药大健康产业链项目。项目规划在3年内以自建和合作的模式建设优质药材种植基地23000亩以上(其中自有示范基地3000亩,投资约6000千万元)。苗药加工基地:一期租用保家工业区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建苗医苗药加厂;二期在工业园区北岸购地50亩建苗药加工产业园。投资约12000万元。在蚩尤九黎城打造具有鲜明苗家特色的苗医苗药博物馆、体验馆,带动景区提档升级。投资约2000万元成立“俊苗山(彭水)民族医药研究院”,引进知名专家院士来彭开展学术研讨、讲学授课、发表论文,扩大彭水苗药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彭水中医院合作打造国家中草药实验室,积极争取创建苗医苗药的行业国家标准;与彭水县职教中心联合创办“苗医苗药传承专业订单”,培养彭水本土苗医人才,推动苗医苗药科研、开发及人才培养。

  “招商引资工作,犹如糖葫芦的中签,协助企业落地发展的各部门犹如糖葫芦串上的每个‘葫芦’。招商引资人员帮助企业将每项部门工作整合协调好串成一整串有序的糖葫芦,这样企业落地发展方能健康高效。围绕彭水县产业发展,建立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专业化、专职化招商服务工作机制,彭水县组建成立产业链招商服务工作专班,围绕大数据产业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链、新能源及节能减排产业链六大板块产业链分工分责。”

  彭水县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以“糖葫芦”的比喻诠释招商引资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以及招商引资人员的招引意识、服务意识、主动意识,精准运用专业技能与业务知识,用心服务企业落地。

  与此同时,彭水县还按照“延链补链强链”的思路,围绕现有产业认真梳理分析相关企业,做到逐一拜访,加强以商招商,既服务企业发展,又实现精准招商;将积极瞄准“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围绕大数据、智能化,力争在新兴产业引进上实现从当前的“从无到有”到“从有到优”、“从优到精”。

  彭水招商服务中心认为,“优质的服务是招商引资的‘优势棋’,是企业落地的‘定心丸’,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彭水县在抓好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完善了招商引资工作体系,不断营造优质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透明便利的开放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提供便利,助推企业发展。同时也希望各位企业家进一步坚定投资信心,加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把更多优质资源集聚到彭水,把更多优质项目布局到彭水,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共赢发展。”

2.jpg

3.jpg

  历史悠久 特色鲜明

  彭水县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彭水位于重庆东南部,处武陵山区,居乌江下游,北接湖北,南连贵州,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街道),70万人。自汉初建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是盛唐十五道之一“黔中道”治所地,孕育了古老的蚩尤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和红色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拥有“生态、民族、文化”三大特色。全县有34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约33万,是重庆唯一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重庆的苗乡、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国台办命名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高质发展 行稳致远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1亿元、增长4.2%,增速排渝东南第1位;入库税收9.4亿元,增长9.7%,增速排全市第1位,一般预算收入14.1亿元;财政支出规模突破100亿元,总量列渝东南第1位;社零总额110.6亿元,增长2.4%,增速排渝东南第1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75元,增长6.1%,增速排渝东南第1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2.7亿元、增长12.6%,增速排渝东南第1位。

  交通便捷 区位优越

  彭水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两个半小时车程、距武陵山机场和仙女山机场40分钟车程;渝湘高铁开通后(2025年),到重庆主城只需35分钟;渝怀铁路、渝湘高速、黔忠高速、319国道贯穿全境,全县公路通畅率100%;乌江黄金航道流经县城,通江达海,是渝东南黔东北水陆联运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彭水均处于有利的战略支点。

4.jpg

5.jpg

  山清水秀 资源富集

  彭水是森林资源大县、水利能源基地县,境内有丰富的天然气、页岩气等矿产资源。全县有耕地138万亩,水域6.6万亩,草地46.8万亩,林地282万亩,有39条河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拔180-1800米,年平均气温17.5℃,森林覆盖率62%,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9天,优良率98%以上,摩围山的负氧离子高达11万个/m3。境内河流均达或优于II类水质,城乡饮用水达标率100%,城市水质指数排名全市第一。水能资源蕴藏量240万千瓦,其中彭水水电站为季调节水库,装机容量175万Kw,年均发电量63亿千瓦时,是重庆市不可多得的水电电源点,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电站。同时还有可开发小水电两座4万多千瓦。天然气储量170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量2800亿立方米。彭水是中国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中华蜜蜂之乡”、“国家级园林县城”。境内有美丽婀娜的阿依河(5A)和绵延百里的乌江画廊、祥云升腾的摩围云顶、全球苗族祭祖圣地蚩尤九黎城等三个4A精品景区、三个3A特色景区和一个市级旅游度假区,“中国第一爱情治愈圣地”美名远扬,连续两年被评为“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政策叠加 环境优化

  彭水享有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少数民族地区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增值税50%和所得税40%全部留存彭水等诸多优惠政策;享有中国证监会支持原贫困地区企业上市“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上市政策,同时市县政府对在彭水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500万元(主板)和200万元(新三板)的上市补助奖励;民贸民品企业享受国家“民贸民品企业融资贴息”(基准利率中央财政贴息2.88%);对中药材种植企业给予2200-3000元/亩的补助。民族文化旅游企业享受项目贷款贴息;对电影创客小镇、电影剧本孵化中心等项目给予最高300万、连续3年的资助;工业用地和园区标准厂房可先租后售直至零地价、零租金;新升规工业企业奖励1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30万元;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

  园区成型 配套齐全

  彭水保家特色工业园区位于重庆市两小时经济圈内,距县城18公里,渝湘高速保家收费站2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319”国道横贯园区,享有专属铁路货运站场。园区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已建成房屋30万m2,其中标准厂房23万m2、廉租房4万m2、科技孵化楼3万m2;已建成园区道路近15公里、市政管网30公里、自来水厂(日供水0.6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0.3万吨)配套齐全,定位为以健康食品、特色轻工、苗医苗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生态特色工业园区。

6.jpg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十四五”期间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是: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内“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发挥渝鄂黔毗邻地区协同发展的节点作用,打造重要的生态康养和休闲运动基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典范,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特色宜居城、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产业发展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高水平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知名旅游城市。

  一是做精做靓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做优景区、做好配套、做靓品牌、做精线路、做活营销、做大产业、做细服务,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和市场运作力度,推动文旅、农旅、城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不断提升彭水旅游的吸引力、美誉度。二是做大做强生态工业。持续抓好以水电、风电、光伏、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服装、制鞋等为主的特色轻工产业,促进水电、建材、矿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产业扩产增效,加快发展以绿色建筑材料、资源循环利用、其他环保服务(碳汇交易)、大数据服务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特色资源绿色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彭水土壤、气候、水质等优势资源,运用生物科技手段巩固发展红薯、药材、中蜂、畜禽养殖、油料植物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四是做特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做大现代物流、现代会展、健康养老、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态,重点引进高端商贸、综合物流、知名电商等产业项目,依托彭水得天独厚的青山绿水自然景观和悠久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打造引爆“夜游经济”、“网红经济”、文旅和非遗创意产业。五是全力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以太极水、中药材种植及饮片生产、红薯精深加工、自热食品、调味品等为主的健康食品产业,加快推进阿依山、摩围山养生养老、苗医苗药大健康、中医医养康养等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百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基础。六是统筹推进产城景有机融合的城镇化发展。全力推动“一心两带三片区六重点多节点”的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和老城新城九黎城一体化发展的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形成“站城融合”“站景融合”“城景融合”的城市综合体,建设“近者悦、远者来”的民族特色宜居宜游美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