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领导称,为了加强对玉柴集团所属企业的统一协调,我应主动请辞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的职务。本人婉言谢绝主动请辞。原因是面对职工自己不能背信弃义。本人建议相关领导作为出资人可以采用变更派出董事的方法达到更换董事长的目的。
相关领导希望我担任玉柴集团名誉董事长、玉柴终身顾问和政府高级顾问。本人婉言谢绝继续担任与玉柴相关的一切职务——以相关领导对继任者严格要求为前提,不设置我这个人为的多中心,或许能够利于玉柴的存活。但本人同意担任相关政府的高级顾问。上述干预的直接后果是:
1、计划内完全能够到位的7亿美元没有到位。
2、2005年上缴税收同比减少2亿元,降幅30%。
3、2005年实现利润同比减少3.3亿元,降幅51%。
4、企业的文化被破坏,理念在动摇,人心严重涣散。
2002年8月玉柴党代会做过决议:“玉柴的共产党员要身先士卒地带领全体员工在中国奥运之年、在假想的发动机世界杯锦标赛中闯入前四强,打进半决赛,还要争取进决赛。”之后,玉柴分别制定了自2005年至2008年(中国奥运之年)“结束蠕动、实现跳跃、构筑龙骨、初成航母”的中期战略目标和自2005年至2012年“三足鼎立、支撑规模、抢滩制高、称雄国际”的长期战略目标。“三足”是指发动机、物流和整车控并等三项事业。合计需要总投资约为10-12亿美元,新增销售额约98-106亿美元,新增税收应在6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在玉柴距离叫板全世界、冲刺最高端已是咫尺之遥之时发生的这一切,将为中国内燃机行业自主品牌的赶超国际造成损失和遗憾。
初战告捷 初显气慨
初展宏图 初始阔步
——在全厂祝捷大会上的讲话
(1985年12月20日)
今天是12月20日,这一天是光荣的一天,胜利的一天,经过全厂职工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年初厂部和职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在产品质量上,我们初步确立了以各级行政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制,保持并扩大了6105型柴油机在同类产品生产中的优势。
在生产能力的扩大上,我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而南北两区的合并,为在今后几年保持这一速度打下了基础。
在产值方面,我们比历史最好水平增加了71.28%。
在利润方面,我们所实现的是1984年利润的4倍。
在新品种方面,我们试制了6105工程机械用机,6105船用机,6105配套发电机组,6105直喷节能机和X2105直喷机,同时,还与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商定了更新、更先进的6110型柴油机研制方案,并签订了协议。
在1986年的生产技术准备方面,我们完成了23万元的土建项目,搬迁调整设备184台,新购设备178台,设计、制造专用设备35台,自制工艺装备535台,培训生产工人达到20.72万小时。在“七·五”改造的装备方面,我们完成了贷款投资2815万元,万台6105型柴油机改造规划的全部报批手续,完成了“七·五”技术改造的初步设计,完成了铸造车间的施工设计,完成了新铸造车间主要设备的招标订货任务和施工前期准备任务,还完成了“七·五”改造提前动工180万元的任务。
在现代化管理方面,我们与水电部天津勘察设计院签订了计算机管理工程的五年两期计划。到1987年上半年,将形成计算机应用于质量管理、物资管理、部分财务管理和厂长监控的管理网络;到1988年上半年将补充完成计算机在销售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外引内联方面,我们厂的协作点已增至16个省市100个工厂,建立了由46个企业参加的外购件质量保证体系,我们厂在与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联营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基础上,又和中国农机化服务总公司也就是机械工业部农机局签署了联营协议。12月17日,机械部的8位同志到我们厂举行了联营后的第一次工作例会,从那一刻起,该总公司将在开拓国内市场、配附件供应、产品创优升级、工厂长远规划与技术改造、信息供应等方面,承担对玉林柴油机厂的特殊义务。
在职工福利方面,自1980—1984年连续5年停建职工宿舍后,今年兴建了3幢5层共计728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兴建了800平方米职工家属招待所,增添了部分炊事机械和医疗设备。
以上十方面,是我们在1985年经济工作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我们”是谁?是由2814名职工组成的整体,是包括了一大批像卓松芳、周有山、刘均平、谢敏辉那样出色的建设者在内的集体,还包括了晏永霖、杨学池、陈方明、彭光信、庞献鼎、刘付达文、高文林、范冬生等各届前任领导同志。他们曾经率领这个集体,为1985年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集体在党的好方针、好路线、好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各兄弟单位、兄弟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上述成绩。
在1985年,玉林柴油机厂还创造了一笔比上述十项成绩更重要、更宝贵、更有价值的财富,那就是在今年初步形成的“顽强进取、刻意求实、竭诚服务、致力文明”的企业精神。在呈几倍增长的生产任务面前,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面前,玉柴工人表现的是平均每人每月完成三百、四百甚至五百产品工时的顽强行动,多少次的意外障碍,多少次的质量挫折,多少次在累得连路都走不动的时候,却又面临着质量任务和产量任务的追加。比如厂部在9月6日提出了看起来是极度艰巨的“五个确保”;比如厂部在11月12日对机体、曲轴产量任务和质量任务的两次追加(产量任务是两次100台,质量任务是后期对曲轴表面光洁度和泊孔口光洁度的高要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2月2日,厂部不仅决定试机任务要提前完成,而且在生产者的自检自分方面提出了特别严格的要求。所有这些高难度、超强度的任务没有摧垮玉柴建设者的意志,他们接受了挑战,以极不平凡的气慨夺得了胜利。
在质量攻关、质量保证、物资供应、技术准备、新产品试制和规划改造方面,玉柴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曾多次陷入看起来无法克服的困难之中,一次又一次陷入,一次又一次摆脱,成百次的质量攻关分析,日日夜夜的方案研究,千百公里的反复奔波,通霄达旦的连续工作,身体顾不上了,家顾不上了,有的同志在连续工作后昏倒在回家的路上,修配厂厂长徐仕贤同志,在大打玉柴翻身仗的过程中因公殉职……辛勤的血汗,浇灌了胜利的果实。横在道路上的大门,尽管沉重,但终于一扇一扇地被打开了,千百种物资就位了,烧瓦的攻关在最关键的时刻成功了,一台又一台关键设备奇迹般地到位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渠道一条一条地得到了疏通。还是这些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的任务是倍增的,难度是倍增的,奖金对照前方却是倍减的——如果对照上半年,则是成双倍的减少,职务工资也大幅度地下降。但是,他们顾大局,识大体,在年度中期压缩奖金时,理解并支持了对一线生产工人的让利,表现了爱国、爱厂、顾大局的好风格。
正是这些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不能讲价、不能打折扣、没有退却余地的工作指令,他们顽强工作,直至胜利!
(此文系本报整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