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建明:动力大王的传奇故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君不见我们公司逐步成长起来的高级管理人员,有哪一个不是从主动多问事、主动多揽责任、主动多提所谓不相干的建议和意见开始进步的;有哪一个不是因为主动走踩边线而逐步显现才能获得晋升的。对比之下,有的见到责任就争议,见到边线就开溜;津津乐道于责任区分,津津乐道于踢皮球,就是不去积极伸手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能力,只是这种能力越强,成事能力越小而已。这种能力的唯一作用是给人以信号:你不想多做事情。对不起,你就没有晋升机会。

  “善于循环完善。”就是永驻零起点。这是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管理人员必需具备的好理念。

  “勤于更佳成效。”他脑子里没有最终成效,只有更好的成效,从而不断追求更佳。

  “习惯把握全局,娴熟换位思考,乐于走踩边线,善于循环完善,勤于最佳成效”,堪称是一种非常高尚、非常优良、非常现代、非常有助于玉柴事业发展的好品质、好道德。在玉柴管理者中要全力推介推广、全力发扬光大。

  要防范的是“画地为牢,以邻为豁,斤斤计较,忘却大局”。

  要谨记的是“竭诚是管理技能进步的基础,是职务晋升的重要先决。”一个管理人员如果不追求自己的职务晋升是没出息的。职务的级别之差是责任、义务和权力之差,当然也是待遇之差。在玉柴提倡管理人员的良性竞争,鼓励管理人员提职晋级。机会和机遇对每一个人来说至少都是存在的,每一个玉柴的管理者都应当有自己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

  要禁止的是“为局部而害全局。”这种事情断然不允许发生,有发生就必须追究,追究之后要查处。

  第五是约束。低端要求是“遵纪守法”。

  高端要求是“约束行为、克制私欲、让名让利。更加着眼于调动,更加着眼于发挥,更加着眼于长远,更加着眼于大局”。

  要防范的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非份贪占。”这里的非份贪占是指还不到违法乱纪程度的不当行为。

  要谨记的是“重利多属漠视之人,丰收多归淡问之士。”这在玉柴是事实。许多有份量的利益,经常归属到它的漠视者身上。收获也是这样,丰收往往归属到那种且只顾耕耘,不问收获之人;他们全心全意为事业,全副身心专注于事业,越不问收获越获得丰收。他们是真正的有识之士。

  要禁止的是“违法乱纪,违背公司禁令”。

  大家看,上述实践,不正是落地“人为本”吗?

  玉柴的“争第一”就是在玉柴重复多年的强者观。最早提出是在1985年10月整党整风之时,要求玉柴的共产党员必须率先以五种新意识树五种新观念。其中第三条,是以紧迫的生存发展意识,树竞争机制中的强者观。当时对这个强者观作了一个诠释,内涵是四个要强内容,一个辩证区分;宗旨是指玉柴整个公司必须强,玉柴的部门、分厂必须强,玉柴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都必须强。为什么?为了能够进取,为了赢得竞争,还为了中华不输掉未来,为了玉柴不输掉未来。所有这些理念今天依然适用。

  四个要强内容是:第一,强于实践,反对空话。说空话的毛病改了17年,在玉柴已经很少表现,但仍然存在;只是形式不同,仍然要克服。第二,强于困难,顽强制胜。相对而言,玉柴在这个方面已初成特色;但是,懦弱还有,庸俗还有,少做少为、半途而废也有;还要疏导,还要破立。第三要强于效果,保证衔接。我对股司总经理班子好评之一是2002年不仅完成了产销的跳跃,而且把3年必须对接的前两项目标基本完成,从而保证了玉柴重大战略的衔接。第四项,强于自身,超越自我。这一条不易做到,但是一定要做到。1985年到1995年,快速膨胀,快速发展,超前投资,风险投资几乎是一路顺风;1994年纽约上市,股票还没有发出去,挪用5亿流动资金搞技改,差一点走到绝路。如果在最后关头朱镕基不放行后果难以想象。不顾一切的扩张曾经是玉柴在1985年-1995年成功的原因。但同时也是玉柴1996年、1997年滑落的原因之一。从我检讨,就是没有能够及时否定自己,没有及时否定自己过去赖以成功的某些长处,而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真理就变成了谬误。为此,玉柴至少付出了投入不能及时产出的代价。

  这个“强于自身,超越自我”换一句难听话表达,也可以说成“不要以为你是个东西”。周振秋斥责过我:“你是个什么东西”。这个话有积极意义。什么时候都不要以为你是个东西,还是记住“你不是个东西”为好。它至少可以提醒你要能够适时否定自己,从而战胜自己。

  一个辩证区分是要求把强者的强和弱者的虚荣、自尊加以区分。一个强者,完全可能同时具有谦虚、谨慎、竭诚待人、勇于自我完善的美德。这个强者和那种匪气一身、霸气一身、傲视一切、争斗一切的草莽英雄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妄自尊大、讳疾忌医、爱慕虚荣、文过饰非、偏好清一色的人,尽管他好争好斗,八面威风,甚至时有九五之尊,但在本质上是一个弱者。个人如此,企业也如此,什么时候自满了,不善于发现甚至掩盖自己的弱点了,什么时候就开始削弱自己。

  成绩越大,越要头脑清醒。现在的职工队伍的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要比15年前高得多。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的所作所为价值如何、水平如何职工一清二楚。刚才讲的毛病似乎都很难见人、很难启齿。如果有人这样认为,我就就要说:妄自尊大、讳疾忌医、爱慕虚荣、文过饰非、偏好清一色顺从等等毛病,王建明全部都有。而且每一个项目我都可以举出例子来。三讲的时候做检讨,有的同志吓一跳;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可怕的,你得清理清理嘛,讲一讲提醒提醒自己。我们在漫画上、小品上和传闻中耳濡目染的笑话,在玉柴也有翻版。国务院某直属公司领导班子过民主生活,一位副总给董事长提意见,称董事长最大的缺点就是实在太不爱惜身体,多少时间都在办公室里,怎么能这样不顾自己的身体呢?这是对党对人民不负责嘛!玉柴的翻版是“某某某领导的威信实在太高,大家越来越对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没有把握,所以就不提了”。两个笑话前者是溜须到顶、拍马屁到家、令人作呕;后者发人深省,如无理念教育的跟进,翻版可能成正版。

  玉柴的零起点就是“比强不比弱,比外不比内,比上不比下,比目标不比过去,成就即刻忘却,教训永远记取,起点永远为零”。今年玉柴集团要争取销售80个亿,如果实现,它是个什么东西呢,折计美元10个亿还差一点。国外真正有安全度的企业,哪一个不在百亿美元之上。往外比、往强比、往上比、往目标比,尚在玉柴之上的强者实在太多。国内的锡柴和康明斯都比我们强,国外的强手更是如林。比营销规模,比服务工作,比营销理念,比管理水平,我们比易初和海尔,差距大得很。比2004年的目标和2008年的目标,差距就更大。比较之后成就即刻忘却,教训永远记取,起点永远为零就顺理成章。

  上市纳斯达克的巡回演讲前,主承销商别尔斯顿在纽约举行了一场有一百多人参加的听证会,连珠炮般的发问中有一问是中国玉柴的哲学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人为本、争第一、零起点”九个字。

  以上,是我们玉柴的哲学;也是我在纽约听证会上对相关提问的回答,对玉柴最后的上市成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参加听证会的有不少哈佛、耶鲁等名校毕业的学子,听证会将要结束时穷根究底地询问我的学历,知道我非其正规校友后,硬是判断我至少是他们的进修校友。在明白他们的意思后,我半开玩笑告诉他们,如果不考虑你们哈佛、耶鲁的校龄,我认为你们这些学校的教义是来自中国玉柴的实践。还送了他们一句话“最好吃的鸡未必就是美国火鸡!”他们笑了,我也笑了。我的课差不多了,谢谢大家!(此文系本报整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