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以“量”的投入争取“质”的产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围追堵截”控成本

1.jpg

  ■ 王进

  作为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引擎,中石油投资额最大的世界级炼化项目——广东石化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吸引了国内百家工程承包商蜂拥而至。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 CPECC)抢抓能源转型机遇,靠实力承揽到炼油区工程52个主项单元。

  然而,由于欧美等国为刺激经济而大量投放货币,加剧了全球通胀和原材料价格攀升,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猛涨,使工程项目承压巨大。对此,工程项目如何抓好成本控制工作?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提质增效”是炼化建设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而强化项目成本管控是“提质增效”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为此, 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以项目划责、设计围追、采购堵、施工截,通过“量”的投入争取“质”的产出,提高了运行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项目划责,锤炼“一体化”功夫

  CPECC在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工程建设中,以EPC模式总承包炼油区生产装置、储运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四大部分,有11套装置、6个罐组及系统配套工程,共52个主项单元,并统领施工单位上万名参建员工。

  CPECC广东石化项目部在实践中通过“两手抓”,即一手抓管理体系,一手抓成本控制,确保项目健康高效运行。

  一方面,2019年6月30日开建后,项目部将EPC(设计、采购、施工)各功能整合为统一的管理系统,遵循“系统化管理、区域化运作”的原则,按照“班子管总,系统主建,区域主战”的模式,推行职责、流程、体系建设一体化。

  在运行中,项目部以重要事项跟踪销项机制确保“项目总体计划、执行计划、实施计划”真正落地生根,准确把控环环相扣的5个阶段——前期准备、详细设计和土建施工、现场安装、收尾中交、竣工验收和最终验收。

  另一方面,制定“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活动实施方案,将量化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各区域项目部。特别是在费用支出的程序上,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的审核,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

  通过严控“三金”增量,压降“三金”存量,进一步梳理前期项目的应收款项情况,做好应收账款的清欠回收工作,积极配合结算部门对前期已完工未结算项目进行核对,减少已完工程未结算的规模,督促加快单项工程的结算工作。

  设计围追,锤炼“龙头”降本功夫

  设计围追,就是围绕炼化区,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设计。实施“六统一”。既要考虑设计合理,又要考虑降本增效。对此,项目部坚持设计先行原则,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设计平台、统一设计基础、统一材料编码、统一标准图和典型图、统一建筑物风格、设计目视化管理。

  标准化设计。充分发挥标准化设计的龙头作用,一方面为整个工程提供方向、调控、降本的路径,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加以防范;另一方面为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提供基础和技术保障,从而加快工程建设进程。

  模块化设计。在炼化项目模块化设计研究上,确定了依托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建造的技术路线、模块的最大规格,完成了装置的模块化布置,研究了模块的现场安装。比如:完成了部分炼化项目模块化设计技术规定,完成了加热炉模块化设计,使加热炉、余热锅炉主体模块化施工率100%,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数字化交付。为实现整个项目全专业数字化集成设计、数字化交付,项目部配合设计院,对主项单元按照二维指导三维设计方式完成建模,并推进二三维校验工作,数字化交付P&ID图纸、三维模型、分类模型等。

  项目部对交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流程调整、软件优化、模板修改。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设计、预制、施工、作业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线上管理,为数字化移交和智能化工厂提供数据支撑,从而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采购堵、施工截,锤炼“过程”增效功夫

  采购堵,就是堵住采购成本漏洞。

  集中采购。面对原材料价格疯涨,项目部通过实施集中招标,缓解原材料涨价对采购成本的影响。原预测各装置采购成本将超出EPC合同价格30%,而项目采购总额节资率达到了提质增效要求降低10%的目标,其中阀门成本节资率达到13%。

  采购跟踪。实时跟踪价格信息,将超高压电缆需求计划提前提报业主,价格窗口期集中招标采购。其中,6523单元110KV电力电缆采购价格398万元,与业主批准概算价格748万元比较,节省资金46.79%。下一步将通过业主对总包、总包对分包等几个层面展开快速结算,将项目资金收支充分连通流动起来。

  施工截,即截住资源浪费源头。

  面对工程建设规模大,施工区域范围广,协调管控困难多现状,项目区域一部自我承压缩减人数、优化分工、高效运行,以仅有的16人管辖一联合、二联合共12个主项单元。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专多能”为原则,采取“单元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的管理模式,缓解人员供需矛盾,消除制约瓶颈。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指明确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管理界面,工程量、报表统计之类的基础工作由施工单位完成,总包人员更加侧重于监督、审核、把关,协调解决现场设计、采购、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工程正常运行。

  “一专多能”是指对属地划分诸辖区,各指定1名单元负责人,负责管辖单元内的安全、文明施工、进度、质量等,而专业负责人着重解决专业性强的技术问题。这种模式既拓宽了员工知识面,增强了协调能力,又有效降低了用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