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萍
有饮酒必然伴随酒俗,这也是中华民族充溢着文化内涵的体现。其中,出自房县“推杯换盏”的酒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并且在现如今仍然非常适用。
“推杯换盏”出自房县,是描写酒宴上的热闹气氛。这个酒杯怎么推?酒盏又怎么换?酒桌上的礼仪尽在这“推杯换盏”中。房县的“推杯换盏”酒俗是如何尽显礼仪的?
被邀请的主客在宴席中是被请到上席右首,左首则是主人家的长者或者是德高显贵者作陪。下席坐来客。左右席一般由陪客就坐。
主人不管老幼,均坐于此。主客坐定时,每人面前都斟满烫热黄酒,暗喻主人待客“热情”,称之谓“门杯”。
主人端酒致词时,讲完客气话后,会请客人共饮。一般情况下,客人是不能在这时候抢着出杯的,要留给主人向在坐的“贵客”表示敬意。
等把诸位的酒杯斟满,主人端杯饮干,用空杯敬给主客,主客双手接过,斟满后饮空,又把主人的空杯还给主人,礼数为“回敬”。主人又把酒斟满饮干,又依次敬给下一个客人。与此同时,在座的陪客这才可以出杯敬酒,也可用此办法,把酒饮干,空杯敬给客人。
初步估算,主人要尽地主之谊,起码要饮干2~8杯酒。
“推杯换盏”中的关键是把酒碗空着敬给客人。当然,主人有一杯敬在座的所有客人,这叫主人能玩“大和”,也只有主人有此权利,而且也只玩一次。要是装着不懂规矩,一会儿又来一次“大和”,容易引起客人的不快和多心。
在座的客人和陪客是不能玩“大和”的,尤其是来客,也来敬在座的客人一杯,显得人不地道,也容易造成一些纠纷。因为这是“推杯换盏”,客人玩“大和”,就是一杯酒换了七杯酒,无端地占了便宜。
俗话说,酒喝人情菜吃味儿。被邀请出席人家宴会,要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