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让焊花在手中绽放 ——记一机集团全国技术能手蔡春波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在95后焊工蔡春波的眼里,高达1500度的火花是最美丽的。蔡春波是内蒙古一机集团瑞特精密工模具有限公司工艺技术中心的一名焊接操作工,2019年应聘到一机集团瑞特公司从事科研试制产品的焊接工作,其间,他攻克多项超薄材料焊接和有色金属焊接技术难题。

  蔡春波说,自己最喜欢两个瞬间,一个是攻下技术难关,另一个是站在颁奖台上。今年10月,蔡春波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焊工个人比赛第五名、铝合金单项成绩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并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焊星灼伤的疤痕是成长必付的代价”

  “焊工一定要能吃苦”。蔡春波说,夏天最炎热时,焊工们也要穿上厚厚的工衣,戴着密不透风的焊帽,与噪声、弧光和高温为伴。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忙起来都顾不上喝一口水;高达2000度的铁水,掉下后会穿透他的工作服,烫伤皮肤。蔡春波的身上、手臂上就有无数被焊光灼伤后的疤痕。“吃苦”,是蔡春波最常谈到的字眼。95后在公众眼中,似乎贴上了“最不能吃苦的一代”的标签,然而蔡春波说到这些的时候却格外淡定。

  “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把它干好”,蔡春波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焊工。为实现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别人干一个小时,我就干两个小时”蔡春波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白天,他一边工作、一边琢磨焊接技术,晚上,他查阅各种资料,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自从能独立完成焊接任务以后,就为厂里焊一些工具箱和简单的工装夹具,虽然简单,我也焊得非常认真,因为这是一个练习和提高的过程,其他师傅们觉得焊的结实就行,但我总要把每一条焊口都处理得很完美才行”,蔡春波深知,对自己要求高一些,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技术。因此,他十分珍惜每一个焊接实践机会。“无论哪个师傅叫我干活,我总是跑得很快,虽然我有自己的师傅,但我还是很想学习其他师傅的技巧”。蔡春波就这样一步一步从学徒成长为技术能手,最终从众多的技工中脱颖而出。

1.jpg

  “让奉献与担当成为习惯”

  一次,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母材厚度高达20mm,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以及机械性能都很好,但焊接性能特别差,焊接过程中,由于平台温度高,蔡春波无法直接站立在上面,为了完成任务,他脚下踩着木头,进行焊接,由于母材冷却速度快,必须焊完一整台车之后才可以休息,蔡春波就持续焊接10小时直至焊完一台车后才休息,其间没喝过一口水、几近脱水。蔡春波说,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竭尽所能在一天内不间断地完成一整台车的焊接工作,为后面机械加工、装配调试,留出时间。“蹲、仰、卧、跪……数十个小时保持一个姿势是常有的事,但只要一拿起工具开始工作,周围的一切都会安静下来,时间也仿佛过得飞快。” 蔡春波说道。

  如今,只要有急难险重任务,蔡春波都主动请缨,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技术攻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公司已有的科研试制项目中,蔡春波都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做出重要贡献。为了攻克难关,他日日钻研,夜夜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上网查询,找同行请教,然后提出合理建议,积极付诸行动,最终攻克难题。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事业的成功在于努力”

  蔡春波在每天上班8小时外,还会和团队一起加班三四个小时。回到家后,还要学习焊工培训教程。蔡春波家中有许多关于焊工技能的指导书,他说:“理论加实践,使我在焊接技艺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突破”。

  焊接对于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军用产品,钢板薄、强度高、合金成分多,要想焊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次,公司接到一种薄材料有色金属的焊接任务,有色金属薄料焊接性能差,工艺参数的调试非常难,在焊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烧穿,形成焊瘤,对焊缝产生极大影响,蔡春波凭借自己的焊接经验,在反复琢磨和试验下,最终成功调试出了直流脉冲的焊接参数,相比其他普通焊接方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外观成型也有了很大提升,一举攻克了薄料焊接的难题,确保了生产任务按期高质量完成。

  热爱工作、精益求精,蔡春波用他勤奋努力,一次次证明自己的价值。先后荣获一机集团岗位练兵比赛第三名;包头市技能大赛第五名;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内蒙选拔第二名并取得自治区技术能手称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谈起未来,蔡春波信心满满地说:“一机集团培养出卢仁峰、赵晶、张学海等大国工匠,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不断提升技艺,早日成为像他们一样的大师工匠,为公司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小萌 常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