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金秋十月飘桂香,群贤毕至论华章。2021年10月24日,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建区30周年。30年来,她从江边荒滩蜕变为全国知名的化工园区,经济总量迈入千亿级。今天,开发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内部压力,他们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把来之不易的成绩化作奋勇向前的动力,坚定不移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懈用创新驱动赋能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创新开路,转型破题,开发区定能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的新征程中奋楫搏浪、扬帆前行,必将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再创一个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必将成为全国化工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典范!值此30周年之际,本报特刊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和泰兴市委常委、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吉勇,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朱为祥的署名文章,以飨读者。

长江畔上的耀眼明珠———写给泰兴经济开发区成立30周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2021年国庆节前夕,泰兴市委常委、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吉勇同志来到我的办公室,邀请我给泰兴经济开发区成立30周年文集写个序,我爽快地答应了。
泰兴经济开发区是我比较熟悉的全国先进典型化工园区之一,它的发展不仅给我国化学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而且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案例。30年来,泰兴经济开发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园区起步, 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长江畔上一颗耀眼明珠,其可谓是中国化工行业、中国化工园区一个跨越式发展的典范。
我认为,泰兴经济开发区3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四点可供全行业学习、借鉴和复制的典型经验。
一是前瞻性的产业定位。上世纪80年代,在江苏乡镇企业大发展的热潮中,泰兴全县出现一股大办化工的火热局面,“村村点火,乡乡冒烟”,转眼间,150多家小化工厂遍布全县,产品多达20多类340多个,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屡屡出现。泰 兴县委、县政府敏锐认识到,统一布局、统一规则是化工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决定成立泰兴县沿江化工开发区,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化工发展“散乱小”的问题,两年后的1993年,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这一超前的决策, 奠定了泰兴化工发展的布局优势,但更令人佩服的是,泰兴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超前 定位。化工行业产品众多,技术差异更大,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快速发财的产品更是比比皆是。但泰兴经济开发区的决策者并没有只顾眼前赚钱,而是远瞻了行业未来发展的高端,他们把园区的产业定位准星瞄准了“精细化工”。精细化工,技术高 端、产品覆盖广阔、经济效益潜力很大,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片难度很大但又极具吸引力的高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泰兴经济开发区的决策者具有这样的远见卓识,真是来之不易。而且泰兴经济开发区这个产业定位,历任决策者都是“初心不改” “一意笃行”“一张蓝图干到底”!正是在他们产业定位坚定选择的感召下,中国石油 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2002年给泰兴经济开发区授予了全国第一家“精细化工园区” 的行业称号。高端定位,精准选择,才奠定了园区跨越式的高端发展。
二是战略性的项目选择。产业定位是靠项目选择实现的。泰兴经济开发区从一起步就紧紧抓住“项目选择”的龙头,按产业定位招商,按产业链布局选择项目,不符合产业布局的项目,不论投资再大,效益再好,也不盲目引进。按产业定位选 择项目,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但再难也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准,久久为功,长远优势就在一步步积累中显现。泰兴经济开发区招商项目的开局,是靠引进 新加坡泛亚集团新浦化学的离子膜烧碱项目起步的。新加坡人看中了长江码头的优势和精细化工园区的产业定位,以一期投资3000万美元的烧碱项目落户园区。
由于新浦化学入园,立刻就引来了世界500强企业阿克苏诺贝尔的进入,因为有新浦的氯气,他们用氯气生产氯乙酸,两个企业一路之隔,一个管道连接,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产业链随之拉伸。新浦化学烧碱项目建成后,又相继投资建设了新浦电厂、32万吨苯乙烯、50万吨氯乙烯项目。新浦氯乙烯项目实施后,园区沿着化工新材料布局聚氯乙烯(PVC)产业链,招商台湾联华神通集团投资1.4亿美元,建成了年产60万吨PVC、24万吨增塑剂项目。由于新浦的氯气和氯乙烯、聚氯乙烯项目,园区先后吸引了30多个项目落地,形成了国内最为完善的盐化工产业链。随后,阿科玛48万吨丙烯酸、叶氏化学100万吨醋酸酯,爱森40万吨聚丙烯酰胺,日本三菱瓦斯、森田新材料、延长中燃、药明康德合全药业等一大批项目蜂拥而至。优势企业的进入和产业结构的特色,充分证明,“家有梧桐树,不愁金凤凰”。现在,泰兴经济开发区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园区的产业体系调整为“1+2+X”,即加快建设以精细化工为支撑,以新材料和健康美丽(医药化工)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自主可控、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坚定的绿色转型。化学工业的绿色发展承载着艰难的历史使命,泰兴经济开发区就在长江母亲河畔,长江大保护的使命使他们倍感责任重大。他们的绿色转型是在壮士断腕、凤凰涅槃中坚定起步的。他们在发展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必将消灭企业!”在建园初期,一些企业由于工艺技术落后,排放不达标,甚至还有个别企业将不达标废水废气偷排的情况;环保局、经信委要求企业限期整改的通知利剑高悬。为了实现经济开发区的长治久安、绿色转型,开发区喊出了“把碧水蓝天还给百姓,让人民群众有对环境改善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的口号,安全环保、绿色转型成为开发区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为了守护开发区安全环保的生命线,开发区已关停并转落后产能企业41家。从1997年开始,开发区就筹集巨资(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485万美金)建立开发区统一的上档次的污水处理厂,从2008年至2014年又用6年时间将污水处理能力从3万吨提高到11万吨,污水处理能力在江苏省领先,开发区作出了绝不向长江排一滴污水的郑重承诺。在泰兴经济开发区,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如阿克苏 诺贝尔公司进园之初,就主动提出,要求土地取样封存,目的是土地出租50年到期后可以先后对比,不合格由公司负责修复。在搞好园区内企业绿色发展的同时,园区还实施了全长12公里的沿江生态廊道工程,按照“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绿色作为本色,把生态作为底色”的规划原则,恢复湿地3000亩、植树造林1200亩、绿化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一带三区”大江风貌,坚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泰兴经济开发区的一张靓丽名片。
四是高效率的园区管理。集中统一管理,高效优质产业是化工园区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全国化工园区管理中,泰兴经济开发区具有明显的优势。2021年,泰兴经济开发区连续第9次进入“全国化工园区30强”,名列第5位。2021年泰兴经济开发区以泰兴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6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40%的工商税收和60%的实际利用外资与进出口总额。泰兴经济开发区以它30年的跨越成长,为泰兴市经济、为江苏省经济、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漂亮答卷。
三十而立,正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泰兴经济开发区, 正以崭新的目标、昂扬的斗志、坚定的步伐,朝着“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目标阔步进发!我们坚信,再过30年,长江畔上这颗耀眼的泰兴明珠,将会在世界化工发展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亮丽的光芒!
三十而立
江苏省泰兴市委常委、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吉 勇
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朱为祥
经过千山万壑历练后,奔入江苏境内的长江,江面开阔,水静流深,愈显含蓄深沉、平和大度。
行至泰兴,她很有气势地向南一拐,将大江的磅磷风貌与万千气象赠给这片土地,赋予其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岸线”上,有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这就是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
泰兴经济开发区诞生于1991年,今年恰逢“而立之年”。所谓“立”,意为“建树”。显然,30岁,是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华。
用30年时光,从荒凉江滩上,园区一步一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如今,它以泰兴5%的国土面积,创造了60%以上的工业经济总量、40%的工商税收和60%的实际利用外资与进出口总额,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
2021年,泰兴经济开发区再次进入“全国化工园区30强”榜单,列第5位,这也是园区连续第9年入围,排名均居前10,这里汇聚了17个世界单打冠军产品,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近百家国内上市公司、企业总部与民营企业巨头。它正以自信昂扬的姿态与世界对话,朝着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目标坚定进发。
泰兴经济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化工产业,素来是泰兴的经济支柱。上世纪80年代末,泰兴县散布着150多家化工企业,产品达20多类340多个品种,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分别占到全县的18.6%和22.4%。
激荡澎湃的改革春潮中,当年的泰兴县委、县政府拍板,放大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建设沿江化工开发区。泰兴经济开发区是江苏首批批准的十三家省级开发区之一,目标直指打造“全国首个专业化工园区”。
1991年至2001年,被称为国区“创业起步期”。在这个阶段,国区如同“黄整小儿”,虽一路“跌跌撞撞”,但凭借血脉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长江基因”,开启了一个千亿级园区的创业征程。
泰兴县委、县政府强调以规划引领,动员各部门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园区建设。短短几年,在河塘荒滩上,泰兴经济开发区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5000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区内“两横四竖”混凝土公路、2.5万千瓦的沿江热电厂、万吨级通用码头、11万伏变电站、3000门程控电话等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
很快,园区一班人敏锐意识到,光靠集中搬迁“小而散”化工企业行不通。要真正做大做强,必须集聚大项目、大企业,才能形成大规模、大产业。
1995年9月,国区接到江苏中丹集团董事长张正西的重要信息--新加坡泛亚集团计划在长江沿线选址,上马4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经全力争取,反复码商,当年12月27日,投资3000万美元的新浦化学项目成功签约。
新浦烧碱项目着陆后,又接二连三投资了系列项目,并很快成为“龙头”。这也意味着,园区“摸”到了一个突破口。其作为重要的原料企业,很快吸引马来西亚太平洋液化气、法国爱森絮凝剂、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等外资项目接连入驻,国区精血化工产业特色初步形成。
接下来的2002年至2011年,国区进入“快速成长期”。
2003年,伴随沿江大开发浪潮,新一轮发展机遇来临。大发展需要大空间,大产业需要大载体。如何突破功能区“天花板”?
园区敲定了“南下、东进、北上”的战略方向。“南下”,即新铺设中港路、通回路和滨江路,向南拉开圆区框架。“东进”,是“进”至泰常路路西侧,进一步腾出发展空间。“北上”,则跨过如泰运河,开辟新阵地。这样一来,园区面积扩大了近16平方公里,空间掣肘消除,空间布局也更为科学有序。
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国区项目招引由“招商引资”迈向“招商选资”,重点招引旗舰龙头项目,特别是聚焦能带来“葡萄串”效用、形成产业集群的项目。
比如新浦化学继烧碱项目后,又相继投资新浦电厂、32万吨苯乙烯、50万吨氯乙烯等项目。新浦化学氯乙烯项目实施后,园区沿着化工新材料聚氯乙烯(PVC)进行产业布局,招引台湾联成化学60万吨PVC、24万吨增塑剂项目落户,后又在园区投资成立了联成塑胶、联成仓储两家公司,投资总额近6.5亿美元。
与此同时,三木30万吨丙烯酸、叶氏化学100万吨醋酸酯、爱森40万吨聚丙烯酰胺等一众项目纷至沓来。
项目持续产生“裂变效应”,产业链前延后伸拉长增粗,产能不断扩张迈上新台阶。2002年至2011年,泰兴经济开发区高速奔跑,开票销售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
时光进入2012年。从这一年至2017年,园区进入了“提升发展期”。
2012年,迎着猎猎江风,开发区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成为发展总基调。
传统产业大力提升,新兴产业积极培育,落后产业加速淘汰……——个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加速明晰,园区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快进"的喜人态势。
随着阿贝尔、阿科玛、格林美、博特新材料、苏伊士、三菱瓦斯、森田新材料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扎堆进驻,泰兴经济开发区“肌肉”越来越强劲,2017年跻身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第七位。
如同一艘巨轮,2018年以来,园区开足马力,全力驶入“高质量转型”航道。
一个化工园区“出身”的经济开发区,如何写好高质量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
答案是:始终坚持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聚焦“创新转型、绿色发展、能级提升”三大主题,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为此,园区新的产业体系调整为“1+2+X”,即加快建设以精细化工为支撑、以新材料和健康美丽(医药日化)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自主可控、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同时,园区实施产业链招商,“锚定”世界500强与化工产业前50强企业。
这是一个强烈信号,意味着园区将彻底改变过去化工产业粗放发展方式,向下游新材料、健康美丽等高附加值产业攀升,并聚焦优质“头部企业”,进一步提升绿色循环发展水平。
而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园区精准打出系列“组合拳”。全长12公里的沿江生态廊道工程,按照“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绿色作为本色,把生态作为底色”的规划原则,恢复湿地3000亩、植树造林1200亩、绿化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带三区”的大江风貌;建成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实施化工建成区封闭式管理,加快实现物流、安全、环保、生产、应急等11个方面的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管控;
健全“平台+基金十项目”模式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一产业一高端创新平台",携手院士团队,以其为运营主体,实体化运行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新材料研究中心,试点建设中试孵化产业园,构筑集研发、小试、中试于一体的“科创中心”,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工艺和装备。设立“一产业一发展引导基金”,市场化运营荷塘生命科学原始创新基金等7支产业创新基金,加速项目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高品质完善功能配套,加快码头专用化进程和公共管廊建设,引进世界知名产业公司共同完善园区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创新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化工新技术交易市场、保税物流中心以及人才公寓、公共服务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绿色建筑群加快拔地而起。
园区“磁场效应”持续增强,不断吸引优质项目前来扎堆。
2019年8月,总投资55亿元、年产11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产,泰兴经济开发区由此成为国内第一家利用清洁能源生产“大乙烯”的园区。2020年9月,总投资110亿元的延长中燃泰兴轻烃深加工项目开工,标志着园区烯烃产业链更加完善。2021年4月,又一个百亿级“旗舰”项目--总投资15.8亿美元的药明康德合全药业新药研发及生产基地奠基,目标指向“打造世界一流集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医药示范项目……
站在“三十而立”的关键时点,泰兴经济开发区更加豪情满怀、蓄势待发,坚持以项目支撑壮大特色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到“十四五”期末,园区工业开票销售突破1800亿元,工商税收超100亿元,累计新增产业投资800亿元,初步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基本建成世界级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在滚滚奔流的万里长江之畔,泰兴经济开发区这颗明珠将越来越璀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将越走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