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才 李 洁/文

●我们杭州·西湖 李 忠/摄
我们对家乡杭州的热爱溢于言表。
杭州的山水,杭州的人文,杭州的格局、胸怀与气魄,都是让我们令世界瞩目的存在。无论走在哪里,我们总是很自豪地说,杭州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
我们杭州,生生不息。一叶嫩芽,一滴露珠,一个孩童春天般的笑脸,都可以从中看见这座城市光荣的过往,温暖的今天,美好的未来。
我们在这里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创业有关。回首杭州的发展,以王水福为代表的第一代杭商,用勤奋和智慧创造了现在与未来。在西子智慧产业园有一棵1200岁的橄榄树,树前的牌子上,王水福写下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勤奋+智慧=?他的答案是“赢得未来”。
1981年,王水福刚创立西子电梯厂,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叫科学管理,也不知道什么叫精益制造,只有“以厂为家”的奋斗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时光流转,杭州的企业从西湖时代走向了钱塘江时代,驶向了太平洋,风浪不一样了。西子逐浪而行,通过不断创新,走向世界的市场,转向高端的产品。
西子这十几年在高端制造的路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比如航空零部件、核电锅炉设备、盾构机、光热发电储能技术等等。王水福说,他希望打造世界灯塔工厂,为实现高质量基础上的高增长而奋力奔跑,用杭商精神解决“卡脖子”难题。
当初王水福不懂电梯,凭一张图纸进入电梯行业,进而成为行业佼佼者;当初西子没有航空制造基础,却成为C919大飞机9家机体供应商之一,成为空客、波音、中国商飞等世界几大航空公司的供应商;3年前,王水福引进华为背景的咨询团队,对西子旗下的杭锅集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了显著的变革成果。
这个故事,我们想表达的是,过去的杭州人很安逸,所以我们有楼外楼、山外山,很容易让大家有小富即安的心理。现在的杭州,数字经济走在全国前列,比如海康、网易、大华等,靠的是不断拼搏、锐意进取。
第二个故事与去年的疫情有关。故事发生在杭州湘湖畔,2020年2月8日,来自武汉的陈女士一家,结束了在杭州湘湖的隔离。接过告知书,陈女士喜极而泣,连声道谢。
此前因为疫情原因,来自武汉的陈女士一家五口,在湘湖边隔离了14天。其间,湘湖疫情防控小组及酒店所表现出来的友善和关爱,让陈女士一家的心情,由抵触到接受,渐渐地,内心深处充满感激之情。
隔离后,度假区疫情防控小组工作人员为陈女士一家建了个微信交流群,陈女士一家有什么需求,可以在微信群里提出来,工作人员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协商解决;此外,工作人员会不时转发一些疫情防控方面的科普知识,让他们懂得非常时期如何保护好自己;针对陈女士一家的烦躁、担忧甚至恐惧,工作人员会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闻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则每天两次来询问当天一家人的体温和身体情况;一家人的生活垃圾,由中心专人回收;陈女士母亲患有类风湿、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随身携带的药用完后,中心医生帮忙找来药物,及时送到。
这一切,陈女士看在眼里、暖在心上。有一天,当她在朋友圈里看到那些家乡回不了,所在地又容不下的武汉人浪迹四方的不幸遭遇时,她的眼眶湿润了。“我们一家,能够在这么好的地方被隔离,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哪!对湘湖的工作人员,真的是怎么表扬他们都不为过!”事后她这样表达。
陈女士的故事,是杭州面对疫情的一个缩影。在那个非常时期,杭州则选择了接纳,选择了相助。这种接纳和相助,不仅是对杭州科学有序的城市管理、对杭州应付突发事件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一种印证,也让世界了解了杭州这座城市的幸福之根本。
这些是故事,讲述的是杭州的过去,也代表着杭州的未来。
那么,杭州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还能从更多新老杭州人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创立贝达药业的丁列明曾在采访中回忆,他在2002年回国创业,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第一个项目终于完成了临床前的所有研究。那天,他们把材料打包好送去浙江省药监局,申请临床实验。等待的过程中,他给团队放了七天的长假,在西湖边一起合影。他说,虽然过程艰辛,但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个小分子肺癌靶向药,为病人、为生物医药发展带来了巨大帮助。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曾称赞这一成果堪比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现在,该药已经上市近10年,造福了28万多肺癌晚期病人。这个创业故事,发生在杭州。
叶翠微与杭州的故事已经持续了二十年。2000年,他出任杭二中校长,在杭二中建校105周年之际,他将竺可桢先生担任国立浙大附中(杭二中前身)校长时期的训词“立志,努力,为公”设为杭二中校训,他认为这六个字既代表了一批先生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也包含了对未来的奋进和付出,也是一种杭州精神的体现。
正如澎湃新闻副总编辑胡宏伟所分享的,杭州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但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幸福来自于活力,来自于创造,而活力与创造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放、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制度安排,这些需要每个人去践行。
如此,杭州的未来就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我们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价值观,就会遇见怎样的杭州。
今日之杭州,正迈向大杭州时代。大杭州之大,在于格局之大。大杭州之大,也在于胸怀之大。大杭州之大,更在于气魄之大。杭州已经跃升成为经济总量超过1.6万亿元、城区面积超过8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接近1200万的特大城市。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共同富裕的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我们杭州,在这充满人性光辉的土地上,我们朝气蓬勃,我们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