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湾
朱思旭与酒的结缘,始于“歪打正着”。2001 年,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新成立了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任命朱思旭为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检测中心主任。
整合广东省酒类协会
因工作的需要,朱思旭就这样进入了酒类行业。当时的广东酒类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乱象丛生,酒类生产企业就号称有5000多家。而新单位,“除了一张纸,啥都没有。”内忧外患之际,他率先进行了一场广东酒类管理改革:重新修订了《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起草了《广东省酒类放心工程实施方案》;规范了酒类许可证的办证程序及扶植“希望”企业;组建酒类执法队伍,与其他打假部门建立互动合作……
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整合,到 2005 年 12 月底,全国白酒许可证报名截止前,广东省酒管部门共审查申领全国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101 家,其中合格企业 66 家。与此同时,通过打假,不仅盘活了专卖局,还有效遏制了制假售假分子的猖獗势头,维护了酒类商品流通市场的秩序。
在深入了解广东酒类市场的同时,朱思旭还发现:广东省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酒类协会,生产和流通分别都有各自的协会,行业缺少一个统一的号令。为了广东酒类行业更健康长远地发展,创建一个统一的酒类协会迫在眉睫。
于是,在朱思旭的带领下,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于 2003 年底成立了,其时任会长。协会下设 10 个分会,包括白酒分会、啤酒分会、黄酒分会、果露酒分会等,覆盖了酒类生产流通消费全部业态,在强化广东省酒类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竞争、推进“放心酒”工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看好粤酒崛起时
2005 年时,酒类市场有了新风向——茅台开始崭露头角。朱思旭嗅觉敏锐,迅速意识到:不久的将来,茅台肯定会跟洋酒接轨,并超过洋酒,而本土酒类也将迎来崛起。
朱思旭的判断主要来自两大逻辑的支撑:
一是,基因。洋酒的流行只是一时的潮流,而吃中国菜,喝中国酒、尤其是喝白酒,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日后随着酒类行业的发展,本土酒必定会迎来崛起。
二是,行业规律。从其他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很多都经历了从进口到国产的阶段。以烟草为例,以前大家都抽进口烟,而现在大家都抽国产烟,洋烟已鲜见踪影。由此可见,进口烟被国产烟替代了。以此类推,本土酒最终也会打败洋酒,夺回市场。
因此,他很早就看好本土酒、尤其是白酒的价值回归。而粤酒也将搭乘这一东风,实现自身价值的飞跃。作为广东人,朱思旭对粤酒自是有一股特殊的情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酒也如此。粤酒香味清雅,口味独特,回味悠长。吃广东菜,喝广东酒,更是独有一番风味。
如今,粤酒振兴已成为大势所趋,更有不少观点认为:清香过后是浓香,浓香过后是酱香,酱香过后又回归清香,粤酒也或将迎来崛起好时机。对此,朱思旭也表示赞同。
振兴粤酒要从“五品”入手
在朱思旭看来,好酒之所以称为好酒,首先是“好”,其次是“来自家乡的记忆”。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就要走出去。
近几年来,“振兴粤酒”已经成为粤酒行业的共识和目标。粤酒领军企业不断发力市场,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粤酒振兴注入活力,成效初显。
以石湾酒厂集团为例,朱思旭称,其“石湾玉冰烧”和“陈太吉”双品牌的思路和定位极具前瞻性。其中,以“石湾玉冰烧”为代表的粤酒中高端产品成功实现市场化运作,抢抓行业弯道超车机遇,实现了振兴粤酒的初阶段发展。另外,经过近 10 年来的战略布局,拥有 190 多年历史的“陈太吉酒庄”已然成为中国白酒行业中粤酒的中坚力量。
现在,中国酒业正在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时期。面对新一轮的发展良机,酒企又要如何把握时机、实现真正的粤酒振兴?朱思旭提到,振兴粤酒要从品类、品质、品牌、品味、品德等“五品”入手,重在提升粤酒的社会形象、行业地位。
比如,在品质方面,回归清香并不意味着机械回归,而应该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粤酒还需要在工艺上做创新,往里面渗入厚重感。在品牌方面,企业可通过“海陆空”多维发力、消费领袖的引领,打造品牌力,以达到上行下效。
“实现粤酒振兴,品质是根本,宣传也很重要,要让粤酒说话,让消费者知道粤酒有好酒。”朱思旭说。同时,他还呼吁企业要勇于变革观念,坚守工匠精神、商业精神、企业精神外,并且提出了微生命理论、微醺理论、酒神理论等用于指导企业实践。
拆文解字来论“酒”
在朱思旭看来,酒与文化是一体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他用“说文解字”的方式来阐述酒的实质,带来了另一种独特视角。“酒”字左边是三点水,表明酒有水的特性,是有生命力的。
访谈中,朱思旭还拆解了另外三个与酒密切相关的文字。“醇”的右边是“享”,道出了酒的本来面目,喝酒是让人来享受的;“醺”字意味着微醺,是最为理想的饮酒状态,“花要半开,酒要微醺”;“醉”字的右边是“卒”,说明天天沉醉其中,或能导致事业的荒废或生命的终结。
关于酒的特性,朱思旭总结出五点:历史性、文化性、嗜好性、搭配性和健康性。他谈到,每一种酒都有自己的原产地和历史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酒蕴含着家乡情结。能唤起浓浓乡愁的酒,一定是令人喜欢的酒。
而文化,更是与酒休戚相关。酒是感性的,要有故事。文化是一种修养、一种自觉、一种善良、一种积淀。文化要传承,还要创新。谈到粤酒振兴时,朱思旭更重点提到,有三种文化值得探讨:共美、共好和大同,最终行业会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