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泽芬 余杰

正值酷暑时节,时间的指针指向了八月。连日来,湖南屡遭高温“炙烤”,此时的室外温度已经达到了三十七度,伴随着因疫情复燃,带着口罩更是闷热难当。但是,比这更难熬的,便是热处理车间了。高温的炙烤让人恍惚觉得身处于熔炉之中,偶尔瞥一眼墙上的温度计,又是熟悉的42℃。
热处理车间是中国兵器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最热的作业场所之一。高温炉处理产品散发的热量,加上此时三伏天的高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对体力的极致考验。但是,江麓热处理的兵工人凭借着超人的意志力,即使早已汗流浃背,满脸通红,浑身上下被汗水湿透,他们也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手中操作仪器的步骤没有放慢一丝一毫。
与车间相隔一条过道的就是有空调的员工休息室,这里配备了供休息的桌椅和夏季饮用的凉茶,但是这里鲜少有人逗留,不是大家不想感受这里的凉爽和舒适,而是他们的责任心使然。热处理车间是重要的一道工序,很多重要的装备零部件产品必须要经过热加工和淬炼,才能保证质量。因此,还是在一旁盯着,大家的心里才比较踏实。
热处理车间负责人余杰跟记者说道:“空调房当然是舒适的,顶不住的时候,很想一头扎进去躲躲凉。但是一想到很多重要的工序离不开人,心里默念着再坚持坚持就过去了,很多时候,注意力集中在生产过程中的时候,会忘记高度的不适,直到衣服汗湿贴在身上的时候,才猛然感觉到这酷热的温度。”
记者不禁为兵工战士们的责任心所震撼,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却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果不是这些“螺丝钉”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产品又如何能保证质量呢?没说几句话,记者已经觉得,车间的热浪直扑上脸,很快,汗水就顺着脸颊直往下滴,只是站着,说了几句话,都觉得脸被阵阵热浪烫红了。
余杰接着介绍说,热处理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特殊生产工序,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很多产品将会应用到国防装甲装备及传动装置等领域的重要配件,一想到这关系到战士的生命和战争的胜败,再难也得认真盯紧每一处细节。目前正值疫情期间,车间从人员筛查、组织策划、宣传发动、执行检查、服务保障五个方面发力,在有序推动生产的同时,在班组园地、微信群及时发布新增病例轨迹通告、防疫知识、疫苗接种通告信息,及时发放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充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热处理的工序有:产品装炉、进炉、加热、保温、出炉、冷却、打磨、检验等等。其中,过程的控制最为关键,需要操控热处理设备和各项温度参数,保温的时间以及冷却方式,这些细节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为要非常精准调控,所以熟练的技术人员的操控必不可少。
“高温作业困难很多,但我们作为兵工人,肩上扛着为国防贡献的责任感。”热处理车间电炉班班长梁健说。今年44岁的梁健已经在热处理车间干了25年,身为班长的他更多的时候也承担了师傅的角色。他坦言,“新员工刚进厂经验不足,有师傅带着能成长得更快更稳些。”
下午4点,梁健正带着两个班的技术师傅轮流转,这时候,他们正在高温淬火炉前等候产品出炉,此时经过加热的部件温度可达910多度,炉子门打开的瞬间,一股灼烧的热浪喷涌而出,师傅们熟练地将产品零件一件一件用钩子钩出,水淬、油淬、空冷……每一个人的脸都被炉光映照得通红。
记者采访结束时,夜幕降临,而叮叮当当的加工产品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