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的房地产改革 一定要软着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任泽平

  当前,在教育、地产、医疗、社保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说明,我们国家开始将调节收入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更高战略层面。从效率优先到重视公平,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转变,也是一个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要。

  背后原因是什么?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收入分配有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早期中国经济基础薄弱,所以要优先发展经济,采取的是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制度,即先富带动后富。

  为什么经济发展到今天,要重视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美好生活。收入分配解决不好,会出大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的GDP实现较高速度的增长。经济复苏是以大企业为主流,但在中国,小微企业往往是解决就业的主力。中国收入的金字塔特点比较明显,呈现了K型复苏。而K型复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分化,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以及不同人群从危机走向复苏呈现出显著不平衡性。

  怎么重视公平?政府肯定要推出一系列公共政策。当前一轮又一轮地加码调控房地产,目的就是促进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的调控一定要“软着陆”。

  中国房地产改革何去何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房地产的发展要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硬着陆的代价很大,往往会令经济受伤。国际上有很多房地产硬着陆的案例,近到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远到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都对一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我有一个观点:十次危机九次地产。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它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行业,是居民的巨大财富。当前,房地产带动的相关投资占我们固定资产投资1/3以上。我们居民财富里,股市、房市、债市加起来,房地产大约占70%以上。此外,银行对房地产领域贷款占整个银行贷款比重超过1/3。所以,房地产对经济贡献大,但风险也大,让它实现软着陆非常重要。

  怎么软着陆?我认为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是房地产要用时间换空间。比如,如果全国的房价10年内都比较稳定,但居民收入、经济都在增长,慢慢地发展就可以把上涨的房价消化。如果政策操之过急,这个风险就会非常大,处理不好可能会爆发我们自己的“次贷危机”。

  第二个就是用市场的方式。首先确立城市群发展战略,未来中国经济整体发展都是以都市圈的城市群为主体。其次,人地挂钩,人来了就供地,实现土地与人口相匹配。

  我建议,在全国建立土地指标的全国流动交易市场,以此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求平衡。简单来讲,比如某个人从东北流动到了深圳,那么用地指标就要划到深圳。在当前人口大幅度流动的前提下,建立全国用地指标的拍卖市场很有必要。

  (作者任泽平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