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陈文玲
最近我们关注到普京总统和拜登总统6月16号在瑞士会面,我想作为大国之间来说,这是正常的国际交往,领袖之间的会面是值得欢迎的。
一、怎么看待中俄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通过这么多年中国与俄罗斯关系的发展,已经进入最好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是中俄元首共同缔造和培育的。中俄两国人民的关系也是最好的历史时期,今年是中俄关系的一个大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也是上合组织成立20年,中俄两国在这双20年会开展很多中俄友好的重大活动,当然因为疫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中俄关系不会因为疫情受到影响。
俄罗斯作为一个受尊敬的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受尊敬的大国,两个国家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是经历了国际社会很多风雨考验的。因此,我认为,中俄关系现在处在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不管国际上大国关系怎么变化,毫无疑问中俄两国的关系以及两国间持续的、可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协作的合作伙伴关系是牢不可破的,这是世界的稳定之锚,对世界和平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对世界秩序与国际规则的维护,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要求改变世界的不公平、不公正、不均衡的局面,中俄两个大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秩序、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是国际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既是联合国常务理事国,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两个国家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维护世界的规则,共同维护世界的秩序,我认为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福音,是一件幸事。可以试想,如果没有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大国的合作,那么那些以个人利益至上,把一个国家的利益凌驾在世界利益之上,为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不断去欺凌和压榨其他国家,侵略其他国家,用战争摧毁其他国家,是不是会更加有恃无恐?如果这样的国家,这样的霸道国家,在国际社会没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制约和牵制,整个世界就会进入历史最黑暗的、看不见头且深不见底的隧道,人类前进的列车就不会驶出隧道,就不会见到光明。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不仅是两国关系,也是全球保持和平与平衡的稳定之锚。
二、中俄两国经济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越来越好
中俄两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俄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共同诉求越来越多,共同追求越来越多,共同的目标越来越多,共同的战略利益越来越多。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已经是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已经是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但俄罗斯是中国能源市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双边贸易每年都在1000亿美元以上,中俄两国元首曾经在会谈中确定,中俄之间经贸到2025年要超过2000亿美元,因此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会非常快,两个国家的经济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从今年1-4月份来看,中俄两国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402亿美元,比去年增长了26%。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占到了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64.5%。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上,占到了50%以上,还有其他的商品。所以,可以看到中国和俄罗斯之间从贸易结构分析,可以看到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
两个国家互相依存度越来越高。我曾经到中国很多的跨境电商的试点去调研,看他们实际交易的情况,作为跨境购买的国家在中国的跨境电商的平台上,排在第一位的始终是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对俄罗斯投资也快速增长。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新闻处消息,中俄项目在俄罗斯的投资总额为1356亿美元,在中国为76亿美元。中国与欧盟相互投资累计1900亿美元,与美国相互累计投资2800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的投资,特别是对俄罗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需求很旺盛。比如说中俄合作投资的C929大飞机,俄罗斯占50%,中国占50%。比如说中俄的国际月球科研合作等,在创新领域有很多合作。最重要的还有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两个国家的互补性会更强。
三、构建“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是2013年9月份和10月份由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来的。这个倡议到现在已经八年了,和中国签署合作文本的国家达到140个,现在有两个国家退出了,一个是跟随在美国后边的澳大利亚,一个是立陶宛,这两个国家退出,无足轻重。但是我们和俄罗斯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联盟与俄罗斯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推进速度是很快的,也是很顺利的。
比如从中国到俄罗斯的高铁现在正在策划和推进,比如说新欧亚大陆桥从中国连云港,通过中国新疆的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过中东欧,到卢森堡的这一条新欧亚大陆桥,现在和原来老的欧亚大陆桥已经连接,中国东三省和俄罗斯原来老的欧亚大陆桥铁路已连接。中国还有两条道路和新欧亚大陆桥连接,一条是从深圳东南沿海开始,过云南的昆明到乌鲁木齐到阿拉山口,再到中东欧。实际上,古代讲“条条大道通罗马”,现在我们看,条条大路通中俄,中国和俄罗斯战略是相通的,中俄经济通道是相通的,新旧欧亚大陆桥是相通的。所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是倡议者,是参与者,是推动者,但是所有的国家,特别是俄罗斯都是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建设者,也是未来推动跨国经济合作行动的实施者。
“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条主线是互联互通,实际上中蒙俄的互联互通,中国和俄罗斯的互联互通,中国和欧亚联盟里边的相关国家的互联互通,都是为了更大范围、更大领域的联通,而这种联通会给所有国家带来发展机遇。
当前虽然中国和俄罗斯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国际形势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大国关系正在调整,一些国家用霸凌主义、冷战思维来处理国际事务,给世界带来很大风险与挑战。
只要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坚定不移地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维护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可以带动更多国家保持定力,这个世界就不会被搞得太乱,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希望。
中俄两国应该而且能够走向更加深度的合作。中俄之间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样一种大国之间至关重要的关系,应该在此基础上走向更加深度的合作。
应该用两个国家产生的叠加力量,形成新的在全球比较中的优势,来战胜邪恶与霸道;战胜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者;战胜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一个国家至上主义,不能把一个国家利益凌驾在全球利益之上;战胜那些种族歧视、国家歧视、意识形态歧视。战胜这些邪恶的力量,我认为这对中俄两个国家来说,对整个世界来说都至关重要。我们看到,美国上一任领导人,在全球用“机关枪”进行扫射,主要是“扫射”中国、俄罗斯,捎带着“扫射”全球。现在这一任美国政府领导人,则是用爆破筒定点爆破,爆破的最主要的对象,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俄罗斯。他一会儿把俄罗斯说成美国最重要的威胁,一会儿把中国说成是美国最重要的威胁,在这些霸权主义国家看来,中国和俄罗斯是他们打击的主要目标。
但是我认为,在世界上现在坚持正义的、正确的,坚持历史发展方向和人类共同利益的,两个代表性的大国,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战略主张空前一致,把世界的和平发展,人类的共享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不断地进步,作为全世界为之努力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像某一个国家,必须让其他国家屈从于其强权和霸权。
美国政府领导人一上任就说,美国回来了,美国必须当世界领导者,大言不惭!美国领导人够不够资格?当世界领导者不是自吹的,是要得到别的国家认同,要够当世界领导者的资格,要有先进的理念,要有对人类负责任的精神,要有靠自身努力获得发展成果的能力,要有科技发明为人类共享的胸怀,要有面向未来团结大多数国家战胜人类共同面对的困难、挑战和问题的气魄、胆量以及担当。
那么,世界上这些霸权国家有吗?没有!有什么资格谈当世界的领导者呢?而且为了当世界领导者,不惜把中国和俄罗斯设置为假想敌,用各种手段来打击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能胜利吗?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力量,是战胜自己和战胜困难的定力和能力,来自于正义与正确,而不来自于拉帮结派的能力。
因此,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国具有能够担当人类正义的价值观,能够面向世界发展未来,建立更加紧密、更具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支撑的建设性大国关系。我认为这对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来说,不仅能争取更好的外部环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也是有利的。1+1>2,它不是加数,而是乘数,只要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的这种信任和友谊的关系不被打破,那么世界那些发展中国家、困难国家、贫困国家的发展就有希望,因为他们有支持者与代言人。
当然,我们绝不能说自己绝对是其他国家代言人,但是我们走得是和平发展道路,我们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和平发展成果,这就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可以为人类共享的共同财富。
我们的正义主张,是应该让世界听得见的声音,让那些打击遏制我们的敌人也能听到的声音,这是我想谈的第一个观点。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经济的联系,特别是经贸的联系可以更加紧密,两国的合作领域可以更加广泛,包括创新、能源、农业等等各个方面的合作。金融领域的合作,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合作可以更加深入。中国已经连续11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中俄之间的贸易增速非常快,最近连续三年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中俄两国元首已经商定,在2025年之前,双边贸易再翻一番,年超过2000亿美元。
中俄相互投资增长也比较快,在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加强金融合作,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协调,使那些霸权主义或者靠美元霸权欺凌其他国家的剥削者,收割别国的历史尽早结束。当然,因为历史原因这个局面的结束肯定是长周期的,但是能否提前或者尽早结束,则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加深金融合作。
1、加强中俄金融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合作。目前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商业银行同业借款协议》《现钞跨境调运合作协议》和《货币融资合作协议》等,俄罗斯的多家银行加入了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CIPS),中国外汇中心已经向俄罗斯推出了人民币对卢布同步交易,叫新本币互换协议。我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在货币互换、货币直兑方面,在商业银行间合作方面,可以走得更快一点,在双边贸易额扩大的同时,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贸易结算的比重迅速扩大。
2、建议共同建设绕开霸权结算支付的备用渠道。大家知道,霸权国家从各个方面打击和遏制中国和俄罗斯,其中包括利用Swept结算体系,其实它是全球银行间的结算体系,它并不属于美国,但是美国9.11事件之后,美国把它变成了反恐的一个工具,接着变成了美国遏制其他国家的一个工具,建立绕开这种结算支付体系的备用渠道非常重要。可以参照法国、德国、英国和伊朗建设的这种贸易结算辅助和支持工具,这个工具就叫“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已经开始应用,结算的时候用欧元和伊朗货币进行结算。我认为,中俄两国之间如果能建立这种贸易结算的支付备用渠道,可以扩大,因为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都是很大的贸易体,这样可以很快扩大到欧亚联盟,可以扩大到其他有金融结算需求的国家,进而扩大到东盟、欧盟。这样的话不仅实现了中俄的结算安全,可以推动这个体系与欧盟一些国家,与伊朗的结算体系实现联通,联通之后,就可以规避现在美国利用Swept结算体系对中国和俄罗斯的遏制,可以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在这个方面中俄合作的步伐还可以再快一点,我们合作的程度越深,步子迈的越快,对于美元形成的对中国和俄罗斯遏制围堵,防止我们的金融结算体系断网,防止因为受美国控制的结算受阻而遭受重创。一定要有备而来,只要我们准备是充分的,将来没有美国主导的结算体系,我们照样可以畅通无阻。
3、推动俄罗斯卢布有更加稳定的币值,随着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国际货币。中国的人民币在2016年10月1号已成为国际货币,成为IMF的SDR货币篮子里边的第三大外汇币种,占SDR篮子货币的10.92%。如果俄罗斯卢布也能成为国际货币,就可以和中国人民币一起发挥更大作用。
4、共同支持人民币在国际结算货币分布中提高比重。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中提高比重,这对美元也是一种遏制。现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货币结算中占2%左右,美元占40%左右,欧元占35%左右,其余的是日元和英镑。如果中俄两国在贸易结算中提高人民币比重,就可以从我们两个国家开始,扩大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发布中的比重,使人民币在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后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应该发挥人民币和卢布跨境投资货币的作用,中俄双向投资为什么非用美元呢?我认为直接用卢布和人民币跨境投资,在两个国家之间以本币进行投资,还可以进行利用本币进行国际借贷,使我们的货币成为国际借贷货币,或者是两个国家相互认同和使用的借贷货币。
5、支持人民币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最近看到一条消息,俄罗斯准备将美元在储备货币中清零,将来是欧元占40%,人民币占20%,黄金占20%,其余是英镑和日元。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人民币原来不是国际货币,在外汇储备中没有地位,现在虽然是国际货币,但目前在国际储备中占比也不高,俄罗斯还没有成为国际货币。美元仍是国际储备的第一大储备币种。现在人民币和卢布与其他国家进行货币直兑、货币互换的国家已经扩大到40多个,目前正在继续扩大。因此,我觉得人民币和卢布成为相互储备货币非常重要,在这个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6、在民间金融往来上,能够给对方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比如说移动支付,比如说银联卡,比如说本币债券。再比如说信用评级,信用评级结果可以在两个国家通行,中国国家信用评级等级和俄罗斯信用的评级等级两个国家互认。我认为我们在金融领域的合作,能够更加地深入,更加地紧密,那么对于真正的去美元化,使美元霸权作用锐减将会发挥重大作用。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度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和俄罗斯等国的欧亚联盟等结合起来,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可以参加俄罗斯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大跨度的交通运输包括高铁网络设施建设,加上现在石油管道运输,会形成立体化的从陆上到空中,到网络,到海上航道的互联互通。
扩大建立更加便利的跨境电商网络。共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加强中俄在北极航道的深度合作。我认为,“一带一路”和俄罗斯主导的欧亚联盟,应该进行多方位的深度合作,构建两个国家所代表的一个新经济圈,它可以形成两国的叠加优势。
这种叠加的优势形成之后,一些国家矛头不管是对准俄罗斯也好,还是对准中国也好,最终它的战略目标都不会实现。因为当这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是把别的国家恶意地或者故意地设置为敌人的时候,就是在剥夺其他国家发展权利,以此保持自己霸主地位。这样的国家在道德道义上是输者,他们永远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