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赓续铁兵精神 优质建设兴泉线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中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兴泉项目部举办的退休老兵座谈会,成为激发全员为优质快速建设我国内陆地区连接海上丝路通道——兴泉铁路的原动力

1.jpg

●2021年7月31日,参加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兴泉铁路项目部举办的退休老兵座谈会的部分员工合影留念。 田琦 摄

  ■ 田琦 郑传海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作为从铁道兵集体转业为中央企业的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为建设兴泉铁路面设立的兴泉铁路项目部,在福建泉州建设工地,特地以“薪火相传铸就不朽‘一营文化’,铁兵精神赓续绘制时代新篇”为题,为9名退休老兵举办座谈会,原本一场看似欢送老兵光荣退休的座谈会,成为激发全员为优质快速建设我国内陆地区连接海上丝路通道——兴泉铁路的原动力。

  这个公司的前身是铁道兵通信第一营,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84年1月整体并入铁道部,2005年整体划入新组建的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今年,在兴泉铁路项目部承担“四电”工程施工任务的9名老兵即将退休。这次“座谈会”首先由项目部青年员工为即将退休的9名老铁道兵颁发项目部为他们定制的专属纪念杯,同时,从9名老兵手中接过“沉甸甸”的“铁兵寄语”本。

  紧接着,9名老兵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应征入伍来到当时的铁道兵通信第一营,修建京原铁路、奔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等感人故事。作为在部队服役的新兵,为了能在第二天抢到打扫卫生的权利,头天晚上睡觉前会把扫把偷偷藏起来,他们认为这是-种荣耀;每天早早起床,帮老兵们打好洗脸水、把牙膏挤在牙刷上,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一个月得不到一次表扬,就感觉这个月没有进步,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耻辱; 十余人半天卸一火车皮的道砟,不觉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奉献;为了抢修被洪水冲毁的通信线路,爬到下面就是湍急洪水的电杆上作业,不怕险,他们认为这是-种勇敢;寒冬腊月,趴在冰雪地里练射击几个小时, 不怕苦,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坚持......老兵们用一件件切身经历,诠释着中国铁建这支队伍的“铁兵军魂”,在场的人无一不为之动容。

  2020年1月,这9位老兵分别从河南三门峡境内浩吉铁路、东北境内通新客专、广西南宁铁路枢纽等建设工地赶到福建泉州,分别在兴泉项目电力、信号、安质部、综合办公室等各个专业岗位上,竭尽所能地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张孝久同志主要负责的是兴泉项目的征地协调,他说:“从通新客专到浩吉铁路再到现在的兴泉项目,我征地数量粗略估计有一百多块,为了不影响开通,别人谈不下来的,我去谈,一次又一次的去,别人觉得难办的,我去办,后来各个地方的铁办一看到我就说,这老家伙又来了。不管中间过程多么艰辛,好在还是完成了各项任务,每次看到我们可以放心又顺利的进行施工,心里说不出的自豪......”

  兴泉铁路从江西赣州市境内的京九铁路兴国站引出,经江西于都、宁都、石城,福建三明市宁化、清流、明溪、三明、永安、大田,泉州市德化、永春、安溪、南安,终至海上丝路起点城市泉州市,正线全长495.867公里(其中赣州市境内正线里程约124.78公里),为单线(安溪东至玉湖双线)电气化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兴泉铁路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宁都、石城、宁化、清流、明溪、大田、德化、永春8个原中央苏区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形成华中及西南、西北等内陆地区连接福建沿海的铁路通道,对改善老区苏区交通条件,带动沿线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兴泉项目部承担施工的“四电”工程,主要涉及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电力、牵引供电、车站独立“四电”房屋和区间房屋建筑及其配套,以及上述系统设施接口等工程,全线位于福建省境内,线路全长143.3公里。

  在场的3位铁道兵子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向自己的父亲吐露了心声,老铁道兵石友军的儿子石鑫说:“父亲这一辈子就是老黄牛式的人,一辈子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用最传统、最朴实的方式教育我们,一定要本分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人。现在他马上就要退休了,希望他可以在家里陪陪母亲,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胡娟亲切地称父亲为“胡家良同志”,然后用家乡话说:“从小就喜欢看战争片,再看到你当兵的照片,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和崇拜感。感谢你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给我,你对我的培养和付出我永远记得,爸爸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身体。”

  即将退休的这9名老兵为能够参与兴泉铁路建设,服务海上丝路建设深感荣幸。目前,由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三公司承建的兴泉铁路“四电”工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面对泉州站“四电”改造和漳泉肖铁路既有线“四电”改造这两块“硬骨头”。他们表示,一定会在兴泉铁路站好最后一班岗,为建设好我国内陆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的兴泉铁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职工代表马浩说:“榜样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我们建功立业,榜样是一面镜子,警示着我们永不懈怠。通过参加退休老兵座谈会,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发扬老一辈留下的优良传统是刻不容缓的,我们要以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最基本的品德追求,要以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作为原动力勇往直前,要有着四海为家艰苦创业的豪情壮志,扬青春之帆。”

  最后,在《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声中,兴泉项目悬挂起签有老铁道兵们、项目领导班子以及现场职工代表签字的条幅并拍照留念,活动圆满结束。

  百年成长,薪尽火传。兴泉项目举办的“座谈会”结束了,但铁道兵精神和“一营文化”仍在传承,使命仍在继续,兴泉项目全体成员秉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光荣传统,立足本职工作,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奋斗激情迸发,纷纷表示,无论泉州站“四电”改造工程和漳泉肖铁路既有线“四电”改造工程这两块“硬骨头”多难啃,也要如期平安优质地完成任务,把“一营文化”镌刻在这条特殊的钢铁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