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四川电力调度安全运行40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jpg

●图据网络

  7月6日,记者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国网四川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已安全运行14609天。

  作为国家电网五级调度之一,四川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要负责调度运行、调度计划、系统运行、继电保护、自动化、水电及新能源、通信等各专业管理职责,管辖省域内500千伏电网和220千伏主网,直调所辖电厂。

  40年来,四川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始终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使命,准确下达电网运行调度指令148991次,成功处置电网故障3868次,实现电网安全运行14609天,安全调度运行记录居全国网省调系统第一。

  40年安全护航四川电网从弱到强升级跨越

  过去40年,四川电网电压等级从交流220千伏提升至直流800千伏,直调电厂从10余座增加到426座,直调变电站数量从30余座增长到367座。500千伏网架从无到有,从起初的二滩电厂“Y”字形薄弱送出结构发展为以梯格型网架为主网的“五直八交”交直流混联电网,西连各大水电通道,东接川渝联络线,南北衔接五条特/超高压直流。

  四川电网迅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四川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有效保障。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各类电网故障或者异常,调控中心构筑起坚强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继电保护装置,作用就是当电网在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能够在毫秒级时间内感知到有故障、并将故障精准隔离起来,这样电能就能绕开故障走到千家万户。

  第二道防线,是稳定控制系统,作用就是当电网受到大扰动而出现紧急状态时,通过立即隔离一些电厂或者电力用户的形式来保障电网的平衡,保证主要电力网络能持续运行,避免造成大停电。

  第三道防线,是失步解列与频率电压控制系统,作用就是当电网遇到概率很低的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触发最终防线、通过一系列装置的有序参与、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防止电网系统崩溃并尽量减少负荷损失,避免造成大停电。

  “三道防线”,让四川电网基本是在安全可控的框架范围内高效运行。另外,40年来,调控中心在切实保障网架运行安全、供电保障安全、网络通信安全的过程中,还涌现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其中,调控中心创新建设发输配变“能源一张图”,全国首创基于负荷批量控制技术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智能切除和无功返送批量控制两项应用,全国首个实现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自主可控二次设备整站运行。另外,特大电网一体化调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电力系统广域监测分析与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特高压交直流跨区互联大电网频率安全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项成果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强有力的创新保障措施,安全守护四川电网发展。截至2020年底,四川全社会水电装机7892万千瓦,居全国第一。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3100万千瓦,居国网公司系统首位,全社会并网装机突破1亿千瓦。

  再前进为四川电网安全运行贡献调度力量

  四川作为清洁能源第一大省,水电资源丰富,风电、光伏集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0%。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四川弃水电量实现“四连降”,年水能利用率达95.4%,圆满完成国家清洁能源消纳3年行动计划目标,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水电弃水大幅下降的目标。近10年来,四川累计向外输送清洁能源超过1万亿千瓦时。

  优势明显,成绩亮眼,这也决定了四川担负着低碳能源转型与消费革命的使命。

  对此,调控中心将继续深入研究具有四川特点的、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及安全风险,提升大电网仿真和认知能力,充分利用大电网多级调度联合机制,完善清洁能源消纳快速响应体系,提升水风光多能互补调度水平。并将继续优化运行管理模式,开展电网能源数据系统运行平台建设,提升源网荷储调控能力。

  “‘十四五’期间,四川电网将再次提档升级,迈向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开启‘八直八交’输电新格局,”调控中心党总支书记王嘉明告诉记者,“对此,调控中心将继续担负起‘保电网安全、保电力供应、保清洁能源消纳’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四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贡献调度力量,为实现‘双碳’目标不懈努力,为下一个百年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张弛 高珩瑞 唐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