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6月是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在我国,安全生产向来是各行各业的重中之重,铁路和轨道交通行业的各单位和企业在响应“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基础上,围绕提高设备管理整体水平、增强职工安全素质、稳健设备保障能力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的防止了因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给安全生产及设备运行带来隐患,确保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平稳运行。
和企业生产不同,铁路安全工作中首先需要维护好铁路信号系统,铁路信号相当于铁路运输系统的中枢神经,其核心就是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它来保证列车或者调度列车的运行安全。如何通过深入扎实排查联锁系统潜在问题、化解风险,统筹抓好各项措施的落细落实,杜绝联锁系统维护漏洞的存在,是列车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有效保证、也是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措施。
今天,就让笔者跟着联锁系统维护专家黄鲁江来揭开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的神秘面纱。
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专业和神秘,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黄鲁江心目中是朝夕相处的“老朋友”。“计算机联锁系统就像公路上的交警和信号灯一样,当信号灯故障也没有交警指挥交通的时候,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公路将会出现拥堵,通行效率也将变得十分低下。一旦计算机联锁系统故障势必会严重影响轨道交通线路和铁路线路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黄鲁江强调,“这不但影响公众出行效率,也存在安全隐患,一言以蔽之,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极为重要。”
当问及在开展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过程中,用户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黄鲁江坦言,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日常维护制度,如何做好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状态检查,如何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故障处理方案,如何提高故障处理效率……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众多铁路工作者,而黄鲁江也为行业内的用户给出了这样的生动诠释。他说,“就像消费者购买手机一样,普通用户遇到一些故障问题若没有解决方案,只能寄希望于网络搜索或者联系客服来解决。但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用户却无法通过网络搜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设备厂家提供的培训和技术资料学习才能达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目的,如何让学习资料变得更简明扼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这样的原因,黄鲁江结合自己铁路工作的多年经验,编制了《iLOCK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手册》。正是凭借着专业详实的知识和宝贵经验,该手册问世后便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各大计算机联锁车站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其编制者黄鲁江也受邀赴成都局、南昌局、哈尔滨局、上海局等多个路局进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运维培训。他借助手册对企业用户制定了阶段性的培训计划,帮助维护工程师及团队提高了运维技术和运维综合管理水平。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该手册有效的解决了用户不知道何时维护、如何维护以及如何确保维护成效等诸多问题。业内人士一致认为《iLOCK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手册》是行业内首次全面、详细地介绍计算机联锁系统运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维护指南。
深耕行业,专研技术的黄鲁江因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受邀加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2020年,黄鲁江还受邀参与了《高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和《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行业标准中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部分的修改,带动了行业计算机联锁系统维护水平的提升,提高了铁路和地铁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相关运营数据显示,地铁和国家铁路运营的延误,其中有80%和设备维护相关,因此,定期、有效的维护不但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还可以减少对地铁和国家铁路延误的影响,从而保证了公众舒适、高效的出行。
中国高铁和轨道交通走过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也将面临巨大数量计算机联锁车站的维护问题,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维护工作将是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当最后谈及智能运维的实践前景,黄鲁江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联锁系统智能运维的概念,他以肯定的态度表达了他的乐观。随着各个行业智能运维理念的推广和实践,他也坚信智能运维将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赋能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运维效率。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对于未来,黄鲁江表示,将一如既往坚持下去,希望在推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智能运维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靳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