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福明

在安徽省怀远县陈集乡有一位有着48年党龄的老党员,默默无闻地为当地和附近农村,建学校、办企业、修桥、打机井、修路等。几十年来,无怨无悔,宁愿自己粗茶淡饭、过着简朴的生活,也不忘回报桑梓情。他始终不忘初心,入党誓词中讲奉献就得言行一致。面对农村教育条件差,他便自带被褥,花自己的退休金,先后利用30多年时间,靠自己的技术专长牵线搭桥建起8所“希望小学”,修了路、建了校、捐赠大量助学助教物资设备、捐资建养老院和捐资修县水利局办公大楼等,就连乡镇府的大楼都是他这个被人们称为“土专家”的老人承建的。大大改善了当地办学条件和部分贫困孩子的生活境况。他就是原怀远县陈集水利站站长、陈集制管厂厂长的王绍成。近日笔者专程深入现场,进行跟踪采访,用大量鲜活生动的故事写就长篇通讯《一颗爱心,点燃一片春天》,讴歌人间大爱,引起社会和读者强烈反响。
“爱洒故乡,情暖人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王绍成,原陈集乡水利站退休干部,1973年入党。48年来,他始终以一个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严格要求自己,生活简朴,住在206国道边一个破旧的水利站陈集制管厂院中,他们老夫妻几十年间,都艰苦朴素,他的老伴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是,王绍成退休后仍响应上级水利部门的号召,亲自动手开荒了近五十亩河套低洼地,修桥铺路、开井建闸,几十年来,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目前有土地100多亩、承包鱼塘100多亩,土地上栽上各种珍贵名木,鱼塘里放养了鱼蟹等各类水产品种,自筹资金办起了陈集制管厂,并把创收所得全部用在当地的教育事业。他先后为陈集乡陈二小学、大桥小学等八所学校建校和修路,为改善乡政府办公条件,至今,乡办公大楼还欠他从家中拿出的款项25万,他们除了建校关爱留守儿童,还为地方政府安置了40多名退休老干部住宿等生活,他们以平凡之举弘扬优良传统,开荒种树、养猪养鱼点点滴滴浸润人们心田,感人至深,影响和带动了当地干部谋事创业的积极性。因为改善办学条件等一桩桩实绩摆在老百姓面前,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他的精神人人可学、人人可为,在“两学一做”活动中自己要实实在在学习王站长,心系群众、为民实干,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仗。他们夫妻用爱心奋斗了几十年,至今城里却没一套房,无私地为家乡奉献一切。
适逢今年建党100周年的光荣时刻,我们把王绍成,一个有着48年党龄的老站长夫妻的创业事迹在家乡宣扬,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上一片赞美之声,他们的义举正引导和汇聚更多爱的热潮。他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曾在1995年被安徽省农业厅、经信委、科技厅、水利厅、林业厅、财政厅、人事厅等7个厅局授予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及蚌埠市政府等市、县嘉奖多次。2020年在网上开展的在线征评活动中,又荣获“中国新经济年度公益人物”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