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厂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达146%,全年产出柴油机14.5万台,最高月产达22000台;在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大有改观,甚至开始了由净化工场向无尘管理的过渡。同时依靠技术组织与科学调度快速提高生产能力,把大线年产能力提高至15万台,通机能力提高至7万台,机组和重机能力分别提高至3万台,使股东投资得够以最大发挥。
一发厂通机车间主任陈启是管理团队的一名代表,为保证生产及时产出,带领大家克服重难,优化配置,在订单激增和人力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行两班制,并对新招人员进行实战中的“一对一”培训,最终确保通机车间稳定形成年产七万台的生产能力,单班制天标达150台,单日的生产能力曾高达260台,最高月产超6000台。全年带领通机车间产出34500台,同比增长50%。
一发厂善啃“硬骨”的铁汉子罗海军是生产者的优秀代表。他全过程参与了6113、A7100机型从试制到批产的工作。面对繁重的任务,罗海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他从未请过一天假。截止今年11月,全年工时已达7200小时,完成率高达130%,工作质量名列工段前茅。
动力厂在公司动能设备陈旧老化及人员精简的情况下,善于内部挖潜,通过技改创新和科学管理,保证了四大动能的稳定供应,供能质量达标受控。尽管动力厂的生产多属危险特殊作业,但在全年做到竭诚服务,主动出击,快速高效、内外协作零投诉的同时做到了工亡、重伤和火灾事故为零。在公司的重大项目的建设方面动力厂员工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巧干加苦干,出色完成了二铸、6113机加工、铸造机体工频炉、动力大厦和三万台发电机车间等动能安装技术改造任务。
陈向锋是动力厂不可多得的电气技术骨干,作为配电工段长,他带领本工段人员积极参与到公司各大工程的电气安装并做好电能供应的维修维护工作。在处理棘手的电气故障中,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多次出色排除故障。
生产部善于先期策划,捕捉先机,善于凝聚各路铁军的合力和巧力去无休无止地追求最大,从而屡破纪录成功、屡创奇迹成功;还善于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科学精细的管理构筑安全生产的长城。生产部长宁兴勇同志是一个善于组织、善于调动、善于协调、善于挖潜,无休止逼进,不停顿追求的管理者。
生产部的林宜南同志被誉为不管职位高低,不管业务变化,始终时刻闪光,因此无需再加评比的永久劳模,在玉柴所有新品中都有着林宜南同志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他是大牛窝玉柴之中让人尊敬的一头黄金之牛。
在质量部组织与控制下、在全体玉柴人的努力下2004年所有机型总故障率同比下降12%,整机可靠性试验扣分值也持续大幅度下降,6L和6M重机投放市场,质量基本稳定受控。此外玉柴全面应用YAMAHA制控方法获得成功,同时完成了五个系列产品质量的验证;过程受控率98.8%,在今年玉柴获得了“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和“全国免检产品”的光荣称号。质量部的蒙健妹同志是玉柴质量把关组织者的杰出代表。在这样一批对玉柴事业高度负责的把关人员的控制下,全年发动机装机零件进货检验及时率100%,1-11月份进货检验合格率为91.53%,同比上升1.21%;1-11月份外购件流入各分厂不合格率同比下降4.7%至71%,完成了公司下达的流入各分厂的不合格品率同比下降30%的目标。
质量部的陈彤同志在细化质量管理,分解质量指标方面成效显著。发动机30小时可靠性试验、200小时双超可靠性试验、奥迪特检验和玉柴EES-G产品检验有效地拉动了可靠性的提高。此外,通过对各类故障的分析处理、质量反馈、闭环整改和跟踪落实,解决了一批如4108柴油机活塞打顶、4110油水混合、6112机惰齿轮衬套脱落等老大难问题。
可靠办的邓业全科长一年来组织可靠办开展对各系列机型RI+II故障进行可靠性分析、编制整改计划、组织实施攻关及跟踪评价效果,全年落实对可靠性整改措施100余项。
可靠办的罗梅兰同志在既尽母亲之责,又尽女儿之孝的同时不负重托、努力工作,担任连杆总成、轴瓦攻关组长后七下广州两上韶关;在连杆总成攻关中,为了保证复圆,五下广州连杆厂,出具了活塞、连杆总成、轴瓦等零部件故障分析报告17份,召开专题会议8次,制订并参与实施6个攻关计划。我在这里仅向正在玉柴各个不同岗位上承受与罗梅兰相似负荷的母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谢意!制造技术部的廖继光同志在6M、4F、4W、6113新产品的夹具、量检具设计过程中做了大量设计、校对、审核工作。设计了6M铣顶面夹具、W3000缸盖铣定位面和钻斜油孔夹具、设计了有较大难度的多品种缸盖气道试验台等,校对、审核了约50套工装夹具;在6113液压夹具的消化吸收、液压夹具的自行设计、液压夹具的外委制造方面成绩卓著。
蔚兴建同志做为制造技术部出色的工艺设计者负责D0800和430曲轴止推面淬火工艺试验获得成功并用于批产,其他钢曲轴的轴颈、圆角的淬火试验工作也已经完成并转入批产;在新品开发中,完成了4108、A3100等多种方案凸轮轴和4W、4F等多种曲轴的工艺开发任务;完成了冷工厂曲轴08线和凸轮轴线的工艺平面布置图、基础图、公用系统材料的设计任务,曲轴08线已完成了搬迁,凸轮轴线搬迁将在春节期间完成。
供应部成本控制成效突出,质量控制成效显著。在陈宁斌经理的带领下采购各类物资共36亿元,在原材料价格平均上涨40%以上情况下,到10月底仍实现采购降成本7200万元。实现三包索赔共7835万元,,索赔率92.12%,比去年增加7%。废旧物资处理仅废纸箱一项就为公司增收100多万元。在质量控制方面材料到位合格率95.43%,同比提高5%。对供应商的过程控制、资格整合和攻关组织成效显著。
供应部的覃凤荏同志既是称职的采购处长又是一个专踩边线的铸造质量的专家。对于曾经严重影响公司产出的山西机体、缸盖和玉柴配司的430曲轴铸造质量问题,覃凤荏同志现场蹲点、直接参与攻关,直接实施专家指导取得重大效果。
企划部在启动ERP项目、推进全员经营管理、通过三大体系认证和持续建设玉柴诚信方面顽强进取、坚持创新、进展喜人、成果不断。ERP项目已按计划完成了系统安装和集成测试,全员经营管理预期全年将取得1.65亿元的效益,超额完成公司自产件与工序降成本≥4%,可比产品成本同比下降≥5%的任务。
2004年,玉柴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QS-9000质量体系的基础上,新建立了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2004年11月又顺利通过了天津华诚认证中心的认证,开创了玉柴“一审多证”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经商务部诚信等级评定,玉柴被评为AAA①级单位,是中国企业诚信最高等级。
人力资源部在张运泉同志的带领下,制定了人力资源十年发展规划和人员需求预警制度等项规章制度,在三年对接的过程中共计引进博士6名,硕士9名、本科生250名;及时补充到位1200多名借工,确保公司今明两年产销目标的实现。同时还注意及时转变培训模式,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管理、技术、技能升级培训。组织9名选手代表玉林市参加全区首届数控技能大赛,获得数控车工第1名、加工中心第2名及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各工种团体第二名,组织培训的人员中有5名选手获得广西技术能手、1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玉柴则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公司法顾人员常年奔波在外调查取证,通过法律手段为公司追回了570多万元欠款,提交案件胜诉的有关凭证(起诉标的6000多万元)给财务部,办理成功900多万元的退税手续(退税率为15%)。累计为玉柴创效2000余万元。
(此文系本报整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