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把党史学习教育 转化为 干事创业的思想伟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中才

  风雨百年,历经沧桑,灼灼华彩,其大也光。在乘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党的历史是一部宏伟阔大的曲折奋斗史,是一部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胜利辉煌史。它从一个仅有53名党员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历尽百年腥风血雨,发展壮大为拥有9000多万党籍的世界第一大党,其光辉伟业世所罕见、岁月历程照鉴人心。学习党史,从党的历史胚芽中汲取滋养,不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也是塑造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

  学习党史,在漫漫征途中坚守理想信念。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党史为鉴,可修身正己,观照本心。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最好的营养剂,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史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她是我们一切行动指南的生动实践,是从错误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客观经验。只有学习党史才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脱尘去垢、洗涤心灵,把个人理想信念根植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之中,向着胜利之路继续前行。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惧生死、前仆后继,把理想信念根植于内心深处,舍小我成大我,用生命构筑起坚强壁垒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仅感人至深,更是催人奋进。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李大钊,严守纪律、初心不改的陈潭秋。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既是理想信念的坚守者,也是诠释者和践行者,他们为我们学好党史、锤炼党性提供了丰厚滋养和思想观照,是我们走好新时代漫漫征途的精神支柱。

  学习党史,在百年长河中淘洗真知灼见。党的历史是一部鸿篇巨制,是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特别是我们党的革命史,从辛亥革命到土地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理论到现实,由具体到抽象,都凝结着无数共产党员反复实践的深邃思想。他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不惜以血肉之躯寻求革命真理,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优秀典范。

  党史也是一部宏阔的智慧史,是带领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中走向繁荣富强的思想典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入中国的李大钊,夜以继日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为探求革命真理甘愿离家出走的澎湃,誓死不改其志、不易其节的赵世炎,他们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敢于冲破思想束缚,悉心研读马列著作,用智慧点燃前行的灯塔。时至今日,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些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的思想路线,时刻指引着共产党人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遵循。

  学习党史,在砥砺奋进中发扬斗争精神。我们党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将革命和改革进行到底,始终同反对势力斗争到最后。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大革命时期,革命者血流成河却没有被吓到,无数共产党员把理想之光、斗争之魂写在牢房里,誓死保守党的秘密,是对斗争精神的生动诠释。

  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动力之源。斗争精神与党的发展一脉相承,斗争本色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特质,共产党员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特别是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斗争”二字力重千钧。习总书记更是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计于民,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总体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完成。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危急时刻,全国人民坚守抗疫一线,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慎终如始,以最快的速度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不仅赢得世人瞩目,更感动着我们自己。

  百年荣光,苦难成长;曾经绮梦,浴火辉煌。今天,当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眺望未来世界变局之时,中国共产党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来她的百年华诞,虽是期颐之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动荡里,中国共产党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东方之星,闪耀在世纪星空的天幕下,带着同心筑梦的祈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源不断地积蓄着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