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经开区把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建设加速度,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引向深处。
注重为群众解“难”。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联系实际、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聚焦基层群众关心的乡村振兴、教育医疗、生态环保、文明创建等热点焦点问题,梳理清单广摸排,面向园区各单位征集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线索35条。聚焦“天泽水岸农贸市场改造”、“青山路、阳湖路、青邮路等道路改造”、“乡镇休闲文化广场建设”等民生实事。强化责任解难题,结合党员干部“包乡走村入户”工作,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切实保障信访问题解决到位,积极引导解决群众“信访难”问题。截至5月下旬,网上信访办结率100%,园区“百案攻坚”化解率达87.5%,重复治理信访积案化解率达77.7%。深入群众强服务,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为民服务结合起来,开设“教育课堂”、“田间课堂”和“实践课堂”,大力推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年陡镇为解决“办证难”问题,成立工作专班,邀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在辖区内设立临时办证点,完成安置房办证3678户,办证率达93%。
注重为企业排“忧”。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强化项目服务,党工委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学党史、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落实一线督办、“四不两直”等举措,一季度现场调度43次,解决项目问题24个。加快重点项目进度,一季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1.7亿元,投资完成率52.7%,新开工项目17个,开工率38.6%,竣工项目9个,竣工率42.9%。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高铁新城片区的规划编制和征迁控违工作全力推进;红星中学整体搬迁、饮马湖综合整治、年查路改造等21个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达111亿元。提升服务质效,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加强企业秘书联系全程跟踪、交办问题限时服务,围绕企业要素保障等方面精准服务,经开区出台《经开区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工作实施意见》,2020年截至目前供应“标准地”工业用地611亩,为中钢诺泰、中钢粉体、海底捞智慧工厂、蒙牛鲜奶等重点项目及时供地,有力推进“拿地即开工,开工即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开办成本,创新为辖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合同专用章,在全市率先将企业免费刻章服务范围增至5枚。聚焦“一网通办”,平均审批时限1.43天/项,平均申请材料1.98件/项,部分事项实现“秒批秒办”。建立项目推进分级包保制,每周现场调度,强化问题攻坚,实行清单交办、凭证销号,助推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生根。升级改造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上线政务服务地图,覆盖各类服务场所23个,关联服务事项1986项,有效推动政务服务不打烊“随时办”品牌再升级。
注重为建设“加速”。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明确“千亿级现代化生态型产业新城”的目标定位。助推高质量发展,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体化”发展为路径,与上海青浦工业园签订产业合作共建协议,在全省率先建立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合作模式及分享机制,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现已入驻项目6个,总投资58亿元,用地610亩。加快产业集聚,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激情。聚力扶优培强,加快培育汉马科技、蒙牛乳业等“两百亿级”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宝武交材、海底捞食品等“百亿级”龙头企业,加速推动格力产业园、中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坚持精准招商,全面推行“链长制”招商,强化延链、补链、强链,仅围绕海底捞食品一家龙头企业,目前已引进扩建项目3个、优质配套项目5个。突出招大引强,引进蜂巢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110亿元。加速产业集聚,年内力争实现新能源及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超2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产值向200亿迈进。
(姚杰超 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