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测线上的“红三角”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6月3日,四川乐至县涌泉镇长水村的简阳-乐至三维项目6350测线上,绿草如茵,禾田成碧,几面飘扬的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旗帜,忙碌穿行于原野、稻田间的红工衣,在满目苍翠的田野里,显得特别鲜艳、亮眼。

  这是一支由西南物探201、201联队、民爆工程二队党员团员组成的突击队,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落实和标记井位的确切位置,为简阳-乐至三维项目后续的施工环节铺平道路。

  大川中地区简阳-乐至三维项目的施工区域,主要位于经济发达的简阳市、乐至县境内,工区内地势平坦,人烟稠密,勘探作业的测线、井位分布在数百公里的区域内,各种各样影响施工的“小插曲”总会不断发生,这不,昨天施工组副组长杜量衡就接到了民爆工程二队的电话,称他们近两天在涌泉镇的下药过程中,遇到当地农业部门正在对周围的农田进行整体改造,有不少的挖掘机进场作业,这极有可能对已经钻好的井位造成无法逆转的破坏,影响下药和采集工作。

  接到电话后,202、201联队技术组立即做出快速反应,进一步落实情况。当晚,杜量衡结合井位地名书和卫星图片,对涌泉镇长水村区域内的所有测线、井位进行查找筛选,初步甄选出农田周边的井位四十余个。

  第二天,联队的党员突击队与青年突击队,兵分两路,按划分的区域,向测线进发。第一组带队人员是技术副组长杜量衡,在施工组工作十多年的杜量衡,被同事们喻为质量把关“一把尺”,平日里对谁都和和气气的杜量衡,有一股子倔劲,对待工作时常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非常较真。跟他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时常拿他开玩笑:“心宽了,体也胖了,就是那根‘度量衡’的尺度始终没有松。”杜量衡拿着地名书,仔细核查每个井位,只要该井位位于农田整改区域,突击队员们就会拿出三根小木桩,将小木桩在地上固定好后,杜量衡又细致的将醒目的红布条捆绑在木桩上端,一会儿工夫,一个远远就能看到的红三角,在井位上立了起来。

  第二组突击队员民爆工程队的周军、蒲云有一个寻井的“诀窍”,就是提前预找井。两人在一个下药片区,是配合默契的老搭档,预找井是他们应对环境变化的“独门绝活”。只要当天完成下药任务后,他们总是会提前对明天要下药的井位进行初步的情况排查。5月份的大川中地区,一片丰收后的繁忙景象,乡民们忙着耕田犁地插秧苗,部分井位因为老乡耕田栽秧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过下药前的井位踏勘,周军、蒲云曾在一天内就预发现三个井位找不到井口,两人即时将情况上报,经联队沟通安排,钻井队的井位整改小组立即到位,当天完成了三个井位的寻找、恢复,下药、采集工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两人因此受到了物探队和工程队的表彰。

  此次的井位排查工作,周军、蒲云自然充当了突击队 的主力,他们根据联队施工组提供的信息,再加上自己多年来的找井经验,仅用了半天多的时间就找到了21口井位,顺利完成了井位的标注工作。

  傍晚时分,两个突击队完成了38口井位的标注工作,并与农田改造负责部门和当地的村乡干部做了进一步的沟通交流,确保井口在采集前受到妥善的保护。转头看着测线上整齐醒目的“红三角”,放下心来的杜量衡抹着额头的汗珠,欣慰的笑了。(唐波 何宗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