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0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王建明:动力大王的传奇故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996年的第四项业绩是培训,为公司储备了新的能量。很多同志白天要上班,晚上培训,还有没完没了的考试,有人发牢骚,有人掉眼泪。但是一边骂一边掉眼泪一边还在认真听课,还在积极争取通过各种考试,我在这里要对他们由衷地道一声感谢。正是这些磨合式的培训在帮助玉柴去赢得未来的竞争。1996年对职工培训的课时、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及深度都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这是1996年的一项业绩,同时也是1996年为1997年退一步进两步所创造的重要条件。

  1997年的核心思维有四句话:“人气要足,士气要旺,退一进二,倍夺成效”。“人气要足”,对应要否定的是鬼气。什么叫鬼气,就是我前面讲的那个行尸走肉之气。如果退了一步,败了一仗就认输,就投降、缴械,这无异于行尸走肉。人气要足,什么是人气?就是玉柴的企业精神,玉柴的理念、观念和意识。1993年中外合资时,我在职代会上总结了我们公司十六项理念、观念和意识,这就是玉柴的人气。人气的核心是强者的观念。一个强者不仅要坚,而且要韧。在1997年中,玉柴的十六项理念、观念和意识要全面倡导,要强化倡导。

  第二句话是“士气要旺”,含义是相同的.对队伍来说是人气,对公司来说是志气、士气。

  第三、四句是“退一进二,倍夺成效”,就是前面讲的“退一步进两步”的哲学,这个哲学回答了为什么退一步以后要思进,为什么不能只思进一步,为什么一定要思进二步。以上四句话既然称之为“核心思维”,就是希望它能成为每一个员工在1997年思维与行动的依据,这样才能有统一的意志,才能有整齐划一的企业行为。

  1997年的目标有六句话,每一句话都有两句注释。第一句叫做中机收复失地。中机指中型机6108、6105,1997年6105不会多了,绝大多数应当是6108。工厂的经营阵地被人占领叫做失地,失地难免有时发生,但是一定要收复,要时时刻刻念念不忘收复,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公司确实应当垮掉。所以,1997年的目标第一条就是中机要收复失地。然后有两条注释,一条定量,一条定性。定量的注释是中机最少销售6万台,争取达到7万台,同时要创造1998年8万台的市场需求。简称为销六争七创造八。如果实现销售7万台,大体上就可以收复失地。依靠什么来实现?靠下面的一句话,“稳定可靠盖天下”。1996年北方的中型机功率普遍上到160马力,我们准备从1997年3月1日起出厂的6108功率全部上到160马力,北方160,南方160,如果仅此而已就只能叫做退一步进一步,无任何优势可言,最多是固守阵地,不再进一步被占领。那么退一步进两步的第二步表现在哪里?百分之百表现在要有特别突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性能一定要比对手稳定,可靠性一定要比对手的高。只有比对手更稳定、更可靠,才能算进到了第二步。我再重复一遍,如果我们的稳定性、可靠性没有明显的优势,只是上到160马力,那就叫做退一进一,叫归零。如果我们比对手有明显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势,那么我们就实现了进二,就能够去收复失地。

  第二个目标是重机抢占市场,指的是6112。6112在1997年开始要批量进入市场。一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抢占的姿态。跟谁抢,国内至少有两个机型,最主要是跟国外抢占。重型车用柴油机这两年进口的趋势在加大,我们必须扼制这个趋势,如果不扼制,可以逐步进口零部件,进口整机变成重复引进生产能力,从而对玉柴构成战略的、长远的威胁。从全局看,重复引进对盘活现有的资产存量是不利的。因此玉柴的重机一进入市场就要有抢占的姿态,抢时间,争速度,对这个目标也有两句注释:第一句是定量的注释,就是销三争五创二万,销售三千台,争取五千台,同时创造1998年2万台的市场需求;定性的一句注释,说的是实现抢占的方法,就是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水平一定要赶上和超过进口机。12月25日召开了6112的专题工作会,会上公司定下来,从1997年7月1日开始出厂的6112机将经受用户问卷的调查。题目只有一个,就是请直接用户把玉柴6112跟进口机做一个对比评价,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就是对6112专业工作部工作质量的评判。6112专业系统的全体管理人员和生产者,他们的成绩、功过的评定取决于这一评判。我衷心希望6112系统的员工在1997年立丰功、创伟绩。不仅对玉柴有意义,而且对国家、对民族都有意义,需要付出大量非凡的创造性的劳动,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外购零部件质量控制,务必取得突破。

  第三个目标,通机要成气候。1996年开了不少好头,希望1997年结硕果。销售能到二千台,就算干得不错,如果能到三千,就算你袁平修结了硕果。这一项目标的定量注解是销二争三创一万。即销售二千台,争取三千台,创造1998年一万台的市场需求。定性的注解是通用领域要席卷。玉柴的柴油机不能仅仅是车用,应当能够多用途。这是多次职代会很多职工代表的心愿和心声。这件事情在1997年应该有更大的进展。

  第四个目标是小挖,“小挖持续扩张”。为什么关系到小挖的目标要用如此刺激性的语言?因为小挖的竞争对手在国外,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人。小挖从1991年进入德国市场以来,到现在连续处于扩张状态,1997年要持续扩张。定量的注解是销七争八创一千。销售700台,争取800台,创造1998年1000台的市场需求。定性的注解是争光中华敢为先。小挖的业绩在机械行业一年比一年受人瞩目。因为我国机械行业还没有一个同等技术密集的产品在最发达的工业国家里的销售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中处于上升状态。我们祝小挖系统的员工在1997年连续扩张成功,争取更大光荣。

  第五个目标,成本下降半成。一成是10%,半成是5%。全公司全部产品制造成本在1997年要下降5%以上。重点和突破口是什么?也有两句注释,都是针对公司长年以来没有能够解决的问题。第一是定员定编定限额。定员定编是公司喊了多年而又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个事在1997年要搞成功。经过1996年一系列的降成本工作之后,定员定编在1997年度成了再降成本的主途径,要做。还有定额限额,是广义的,是指各种各样的指标,都要有刚性的分解。特别是限额发料,1997年元月1日开始,凡是生产整机,一定要实行限额发料,按照入库的量来确定领料的量。领出来的,没有入库,在哪个环节发生,哪个环节就要负责任。这件事1996年落空了,是公司成本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在1997年还做不好,公司要给重责。还有一句注释,叫“全员全岗全负荷”,这也是新要求,也是董事会的要求。董事会希望公司在明年的生产中要推行满负荷的工作方法,或者是不生产,或者是满负荷生产,这样做有利于降耗,特别是减少单位产品能耗,是节约能耗的有效办法。全员全岗满负荷会导致公司一部分员工在竞争中下岗,脱产培训提高。也可能导致发生某局部时间的停工,以保证开工生产的满负荷。

  “成本下降半成”不是只讲定员定编定限额,不是只讲全员全岗满负荷,还有其他许多内容,如减少废品损失,节约各种费用,这些工作都是要做的。

  目标的第六句话:“启动构筑市场”,在今年年初职代会上介绍了玉柴“九五”期间的战略任务是“构筑成功能够容纳玉柴发展结构的战略空间”,这个战略任务在1997年要启动。有两个注解:第一个注解直接引用了一汽耿绍杰总经理与我对话中的一句总结。12月19日我在一汽与耿绍杰同志谈了三个多小时,耿总代表一汽提出,一汽和玉柴两个企业应积极地在运动中寻找结合点。他说,一汽和玉柴两个企业之间怎么合作是他脑子里一直考虑的问题,一汽有一发、二发、三发三个发动机厂,都是建厂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非常雄厚的老企业,同时还有大连和无锡两个柴油机厂,对玉柴,耿总非常看重。耿总关于双方应积极在运动当中寻找结合点的建议是非常诚恳、非常求实的。最近一汽决定,它的重型车(9吨-15吨)选用玉柴的6112。这样一汽的重型车同时使用三种发动机,一个是直接进口的德国道依茨(KHD)发动机,一个是上海柴油机厂的D114,再一个就是玉柴的6112。(此文系本报整理,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