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丰田规避芯片危机 给国内汽车主机厂的启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芯片荒”席卷全行业,国内大多数车企都因为芯片短缺而出现减产或停产。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方寅亮预计,2021年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中国汽车行业减产15%~20%,按照2019年汽车产销量预计,将导致中国汽车减产385万~514万辆。

  近日记者走访上海、北京车市发现,4月起美系、日系等部分汽车厂家大幅减少了发车数量,经销商直言快要面临无车可卖的局面。然而,芯片集体短缺之下,丰田汽车却是一枝独秀。记者从丰田的经销商处了解到,今年1月份以后,丰田在华的两家合资公司短暂出现过供货延迟,但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停产;截至目前,丰田品牌经销商的供货也一直保持正常。

  根据公开资料,丰田汽车参股或者控股的供应商包括爱信变速箱公司、电装公司、丰田纺织等。其中爱信变速箱是全球最大的AT变速箱供应商,电装公司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电器配件供应商,在2019年的全球汽车供应商百强榜单中,电装公司位居第二,仅次于博世。丰田控股的供应商还有很多,包括全球顶级轴承、机床以及托森差速器供应商捷太格特、钢铁锻造公司爱知制钢等,它们都是丰田生态链中的成员。

  基于这种供应链生态,丰田建立了“TPS精益生产方式”[也被称为“准时生产制”(JUST IN TIME)],它的精髓是由订单和需求驱动,致力于通过消除供应链上下游一切形式的浪费,包括订单处理的浪费、运输的浪费、库存的浪费,以及零部件质量不合格或是交货期不准所产生的浪费等等,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精确的库存控制、送货和生产,苛刻的质量控制体系帮助丰田把库存和成本降到了最低。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模式也成为了丰田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万物互联的当下,芯片紧平衡可能会长期存在,汽车厂该如何重构稳健的供应链体系?

  方寅亮认为,短期1年内,芯片产能无法增长情况下,主机厂需要通过项目管理和供应链透明化两大方式应对。项目管理包括更好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已有和潜在的短缺瓶颈、对芯片短缺提前做好预案,同时成立全球项目小组调动全球资源获取更多芯片、统一分配芯片库存适应不同地区产能需求,最后需加强预防性维护、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等提升生产效率手段应对芯片短缺;供应链透明化则包括对供应链的管理渗透加深,从Tier1到Tier X的现状做摸底排查对供应链的各层级风险情况做到精准把握。同时理清供应链各个环节库存,包括在途库存,最有效调配资源。

  他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整车向E/E架构整合后,芯片需求会转向SoC(系统级芯片)和GPU(图形处理器)。而该类芯片供应商高度集中,且主要分布在海外。主机厂需进一步考虑战略布局该业务,提早与领先企业建立深层连接。国际OEM和Tier 1都已寻求和领先玩家的合作。(杨海艳 唐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