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打好繁忙的“验收战役” ——江南工业集团验收工作纪实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jpg

  ■ 黄艳华

  进入二季度以来,原材料和配套件开始“井喷式”集中交货,使得江南工业集团回厂验收和外厂验收工作变得异常繁重。江南工业集团检验试验中心原检室的员工们开足马力,在严把产品质量关的同时,通过加班加点、协助厂家攻关等方法,确保了验收交付进度。

  为及时完成二季度验收任务,中心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提前进行了布置。原检室主任易明收到任务后,立即召集党员易冰、唐松华,共同组建党员突击队,按照业务分类,组建了三个验收突击小组,由党员担任组长。此次验收“战役”的号角由此正式吹响。

  刻不容缓的钢材验收

  “时间刻不容缓,分厂就等着这几批钢材进行加工。生产管理人员每天到现场了解进度,要求我们每批钢材到货3天内完成验收。”突击组成员张晔汧在描述航天某产品原材料验收时说道。

  5月8日-14日,先后有5批航天某产品原材料“扎堆”到货,使得验收时间尤为紧凑。中心优秀党员、金属验收突击组组长易冰和张晔汧立即投入“战斗”。

  将产品搬运下来,检测外观和尺寸,用水彩笔在产品上标记好,再对产品两端进行切割,最后送检计量理化中心。这一套检测流程看似简单,实际上操作起来十分费劲。那段时间天气又热又闷,再加上库房里没安装空调和风扇,他们将100余斤的产品搬上搬下,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大汗淋漓。

  产品要全检不能抽检,要两头都检不能只检一边。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中午食堂吃完饭,来不及休息,12点40分就赶回库房工作,晚上常常忙到10点钟才收工。为了不影响分厂生产进度他们加班加点验收,最终在5月17日及时完成5批原材料验收工作。

  破解漏气的“拦路虎”

  4月12日,承担外厂验收的突击组组长的易明带领刘玮岑奔赴西南某厂家,验收一批H系列某产品气电混合插头。在气密性检测时连续出现不合格情况,他们通过调研了解到配套件储存时间较长和自检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情况。

  易明本可以拒收走人,配套件问题排查并不是检验员业务范围内工作,但是为了公司生产进度,易明提出了更换产品密封圈橡胶垫的建议,同时希望厂家在自检时按照验收标准执行,将气密检测的环境温度从常温调整到零下40度。验收小组第二次再到厂家来时,产品合格率已经达到60%。易明分析储存时间长可能导致气动连接处漏气,同时他判断可能是搬运过程中的振动和磕碰,造成连接处松动。他建议将气动连接件拆下重新进行焊接,确保连接处的密闭性。

  厂家按照易明的建议,一步步进行质量攻关,最终解决了漏气的问题,在5月14日圆满完成了交付验收。

  把好配套件的质量关

  4月25日,H系列某产品传输信号的配套件到厂后,中共党员、电器验收突击组组长唐松华带领邓喜对产品进行回厂验收。

  按照检验工序对产品进行检测,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唐松华仔细观察,发现了检测工序以外的问题。原本0.6毫米深的挡线台,只有0.5毫米。她分析产品挡线台过低,会使产品在试验的振动过程中出现线圈跑出挡线台的情况,影响产品质量。

  工作责任心强的唐松华,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将问题上报给了科室主任。回厂验收工艺对该尺寸未做要求,中心通过专家组认定,该尺寸超差存在较大质量风险,要求厂家进行返工,并新增两道验收工序用于检测挡线台尺寸。

  5月18日,厂家将该配套件返工后交付回厂,检测尺寸已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