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之如 文/画
民政部网站报道,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近期,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组织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显然,“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的机构和企业,许多都是奔着老年人兜里的钱而来,哪里是诚心诚意地为老人们的“健康养老”作打算呢?而且,其中有些根本就是眼睛盯住了老人钱袋的诈骗团伙。他们打着“养老服务”的旗号,行非法集资疯狂敛财之实,“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恰恰是在侵害老人们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的稳定,当然不能为法律法规所容。
人口的老龄化将成为一个社会趋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应对这一趋势的政策和办法,力求尽可能地将养老问题解决得较为合理妥善,使老人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温暖,享受老年生活的平静安逸。但是,政府不可能将全社会的养老事业统统包下来,许多事,仍然要靠社会的方方面面共同努力,齐心承担。因此,鼓励并支持社会力量配合政府开创新型养老事业,不失为拓宽养老思路、铺就多种养老模式和路径的适当方法。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参与养老事业,成为各地当家公仆统筹各项工作时不可或缺的一项考虑。
不过,某些只顾赚钱而根本不管社会效益的机构、企业,虽然口头上表示要为“养老服务”办事出力,实际上却一心打着以“养老”名义大赚特赚的歪主意。正是在这一社会现象频起之时,四个部门(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请广大老年人和家属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防止利益受损”。这一提示,可谓既及时又明确。有道是:
非法集资假“养老”,旗号漂亮行为孬;晚年还宜辨仔细,莫让骗子砍一刀。
人总要老的。但是,假如还能思考,就尽量不要上某些骗子团伙的当,免得破财受辱。当然,若是晚辈就在身边,不妨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希望在全社会的关照下,老人们都会拥有平安的晚年。而那些假“养老”名义行骗钱之实的不法分子,终将受到法律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