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6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西湖嘉木的春天——张建庭《西湖有嘉木》钢笔画册赏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QQ截图20210424094724.jpg

  【编者按】张建庭钢笔画册《西湖有嘉木》,用精致的钢笔画展示了西湖独特的古木园林,已由中国邮政、西泠印社联合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园林规划与设计教育家孟兆桢为画册题名;著名风景园林专家、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风景园林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雄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风景园林局副局长章红为画册写序。

  自唐宋以来,西湖便是江南最负盛名的山水名胜园林,沿湖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隐藏于其中,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山水人文相融相谐……杭城以西湖为中心,三面湖山一面城的格局,从古至今。北宋文豪苏东坡曾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眼。杭州若美人,西湖则是其神韵所在。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植树造林有着悠久的历史。《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在人与历史的更迭中,植物景观成为一种中介和缓冲,更是一种记忆和传承。作为世界遗产的十分重要价值的西湖植物景观,已陪伴西湖度过千年以上。张建庭用画笔描绘和记录的西湖嘉木,让西湖神韵跃然纸上。诗情画意的春天,在《西湖有嘉木》这本钢笔画册上,氤氲而至。

  现选刊部分佳作,以飨读者。

1.jpg

吴山古香樟

吴山山势起伏,绵亘数里,插入市区,登吴山可尽览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吴山天风”即由此而得名。吴山上有10余株近800年树龄的古香樟,依然浓荫华盖,林木苍翠,古朴苍劲。

2.jpg

玉带桥

苏堤东浦桥西侧,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金沙堤,始筑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清雍正九年(1731)总督李卫重筑。玉带桥位于金沙堤中段,堤上构石梁以通岳湖和西里湖间舟楫,桥身设三洞以酾水,状如带环,故名“玉带”。玉带桥西侧正是烟柳桃红嘉木最浓处,桥亭掩映其中依稀可辨。

3.jpg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是南宋“西湖十景”之一,在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是西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秋夜皓月当空,赏湖光月色之胜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康熙皇帝巡游西湖,品题“平湖秋月”景观,定孤山东南角的临湖水院为该景观的景址所在,并沿用至今。

4.jpg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庙前。南宋时此处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以此闻名。池塘内种有菱荷,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故名“曲院风荷”。莲叶田田,菡萏妖娆,乔木葳蕤,清波照红湛碧。在造型各异的小桥上且行且看,人倚花姿,花映人面,悦目赏心。

5.jpg

林徽因纪念雕塑

林徽因纪念雕塑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坐落在花港公园西里湖南岸。雕塑为长方形,以青铜作诗笺,透出林徽因的剪影,将文字用线切割技术透雕于青铜诗笺上,形成一座空灵的诗碑,透过湖光水色,映出林徽因的倩影和美妙文字,唯美自然,让人产生对美的无限遐想。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6.jpg

岳庙

岳飞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忠孝文化的楷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岳庙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位于西湖北面栖霞岭南麓,北山路北侧。自元、明、清以来历经重点修复,其现存格局为清代重点修复后形成,既是人们祭祀、悼念与接受爱国教育的场所,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教育基地。

7.jpg

绿云径

绿云径是西湖孤山清行宫后苑现存的“行宫八景”之一。清行宫位于孤山南麓中部,南临西湖,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地,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现存有建筑、园林遗址遗迹。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行宫八景”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

  这些由植物主导的景观看上去自然可爱,浑然天成,可以说,西湖的植物景观真正达到了师法自然的境界,“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

8.jpg

刘庄

刘庄位于西湖丁家山畔,又名水竹居,占地面积500多亩。由刘学询(广东香山人)所建,历时8年、耗资10余万银两,于1905年底建成。1954年刘庄改建为西湖国宾馆,毛泽东主席曾多次下榻于此,至今还保留有毛泽东读书处。刘庄的庭院内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环境极其幽静典雅,山水互为因借,布置得体,独具东方园林特色,博览西湖之美,又最得天趣,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刘庄还与两件大事相关联: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起草;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在此签署。

9.jpg

宪法纪念馆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正式建成开放。陈列馆现有北山街、栖霞岭两个馆区和市民中心青少年展区。栖霞岭的宪法纪念馆分馆位于栖霞岭54号,以现行宪法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置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还设有宪法和法律图书馆,拥有上万册宪法和法律类书籍,定期开设法治讲座。宪法陈列馆已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10.jpg

灵峰探梅

灵峰探梅在灵峰山下青芝坞内,后晋时此地曾建灵峰寺。明万历初年,山寺败落,仅存殿宇。清道光年间重治寺庙并山园,广栽果木,植梅尤夥。宣统年间吴兴人周庆云又补梅300株,遂成赏梅佳地。民国后,时局动荡,梅树因僧人无心料理,日见衰败。1988年,园林部门重新辟梅园400多亩,植梅5000余本,品类45种,其中有珍稀植物“夏蜡梅”200株,并重建笼月楼、瑶台诸建筑,整治洗钵池、掬月泉诸景观。如今每于春时,梅林似海,清芬冷艳,香雪袭人,“绣树千枚与万枚”之景致得以再现。探梅游客之多,远胜孤山。

  自古以来,西湖就以柳永描述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植物景观享誉全国,并且许多著名景点都与植物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以植物景观为特色,利用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营造,如曲院风荷、云栖枫香、灵峰探梅等。

11.jpg

云栖枫香

云栖枫香位于云栖坞内。云栖向以竹景闻名,云栖竹径为“西湖新十景”之一。清人曾有诗赞之:“万竿绿竹影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形象描绘了此地清凉胜境。其实云栖之古树,更有可道之处。其种类之多,年代之久,在西湖独占魁首。云栖古树或高耸,或低伏,或斜欹,或遮天蔽日,或苔痕斑驳,或老根交错,或新枝萌发,与万竿翠竹一起,共同交织出独有之竹树景观。古树中尤以枫香树最著名,西湖山林中树龄前五之枫香俱在云栖,均逾700年。图中三棵古枫香,位于双碑亭畔,树龄更有千年之久,需三人合抱,云栖建寺之时便已有之。千年香火熏习,想必树亦有灵,庶几可通佛也。

12.jpg

金沙港

金沙港东隔杨公堤,与曲院风荷公园相对,为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金沙涧入湖之处。金沙涧因涧沙明净,色如黄金,故名。自古以来就多名人踪迹,元代诗人虞集曾在此构筑金溪草堂;元代文学家白珽曾于此结庐而居,其住所名为“湛渊”;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在金沙港畔的燕南寄庐居住了大半生。2003年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整治金沙港一带,恢复了原有湖面,复建天泽楼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