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品牌总论 ——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宣贯教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谭新政 朱则荣 杨谨蜚 著

  核心竞争力协同,基于产业上游的核心竞争力,组合产业中最具优势的品牌资产,综合形成全球市场中的品牌集群,如好莱坞、华尔街、百老汇、迪拜等都以集中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供、销资源,从而形成第一流的强品牌产业集群,发挥品牌协同的规模效应。

  产品核心价值协同,为满足产品的高竞争核心能力,组合产业中最优秀的品牌共同组合为更大规模、核心优势产品突出、组合竞争能力强的新一代品牌产品,从而达到对市场的整体优势竞争,产生多元品牌溢价。

  联合竞争协同,为满足技术进步、市场占领优势,多家具有竞争优势地位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以研发、生产或销售为主体的联合竞争联盟,集中优势力量,对市场进行规模性占领。

  多元协同,为拓宽产品线和满足各多专业级市场需要,企业广泛与各种类型的企业组合成多角度、多方位、多市场的多元协同企业,相互执行产品定制、合作研发、联合提供等多元合作形式,相互进行市场覆盖。

  4品牌业务协同

  品牌业务协同是更一步的具体协同,其协同主要以业务为母体进行,未来承担研究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定点生产或代工生产)类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主要通过跨公司、跨业务、跨服务进行业务协同。

  公司可能会更专注于研发,将业务问题以合作或外包形式延伸,自己并不从事业务,但这并不意味着研发公司就不再关心售出以后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相反,公司应更专注于业务技术、服务技术在业务领域的全面协同。综合性生产及销售类企业需要由研发公司提供技术,同时也需要快速将售出以后产生的技术问题、技术服务、维护保证、维修保养等信息及时快速地与研发公司进行协同,以保证品牌综合服务水平。

  业务协同还会出现在交叉业务的设计、研发、合作中,由双方或多方共同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品牌之间的业务协同将更加复杂,协调处理好各环节的业务协同是协同企业联盟之间共生的深刻发展话题。

  许多早期的创业企业,应该从一开始就关注品牌业务协同的形式,从而从品牌业务协同合作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使早期企业得以避免以终成品品牌形式在市场上发生直接的激烈竞争,保护企业从创立到成熟的裂变过程。

  5品牌供应链协同

  许多企业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供应链,汽车、飞机、火箭等大型产品的制造会依赖于遍布全球的协作企业为之提供优质的总成和部件,大型零售商则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而全面的管理,以促进供应准确快捷,满足零售分发需要。

  为谋求高速高效的供应链发展需要,许多企业纷纷将供应链协同列在重要位置,通过组织层面的协同、生产节拍的协同、产需数据信息的协同、物流及仓储数据的协同等构建起更加紧密的协同生产供应关系。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充分考虑到研发水平、生产质量、生产及时率、交付准确率等多种因素,并需要供应商充分认识到协同管理能力的发展,择优加入供应链网络,纳入统一管理。

  供应链协同需要建立更加稳定紧密的企业之间的协同关系,对资源、生产和供应过程进行严格的一致性信息管理,从而发挥高效的协同效应。

  企业可能需要建立统一的供应链协同系统,集成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管理信息,实现实时动态的信息交互,建立协同管理规则并优化业务流程。

  6品牌经营网络协同

  由品牌专卖店、直营店、加盟店、4S店等品牌直接零售终端及各类商场、零售网站等组成的品牌经营网络之间的协同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零售终端的管理标准化、争议处理、零售业务信息以及零售终端市场生动化等动态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将以多元协同方式进行运转。

  品牌经营网络的协同将进一步落实在市场需求预测、生产预测、货流配送、仓储等环节。企业可能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部署原材料采购、生产排期,设置中央仓储和地区配送中心等,也需要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成本,节约交易成本,并提高品牌经营终端的信息应用率。

  未来O2O [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时代,将更加注重线下与线下的销售结合,注意本地化品牌经营效果,品牌需要经历“全球强势品牌—全球领导品牌—本地化领导品牌”的路线,从全球品牌深化到根植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本地化品牌,本地化品牌关系的建立与培育对品牌组织的发展而言,将比较关键。

  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发展本地化的O2O业务协同模式,通过本地化的市场启动、市场行动、市场活动等,建立新型的品牌经营网络协同关系。

  由于汽车等交通的便捷性、商业建筑的发展等因素,未来人类对活动范围将扩大或缩小,扩大是指人们将可能到达更远更大的集体建筑进行采购,人们也可能根植于城镇或小区进行采购,电子商务配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经营形态,有效的战略性经营网点布局和战略经营结构设计将比以往更加重要。

  7品牌服务商协同

  为实现品牌化发展的最大战略价值和最大品牌效应,品牌组织还与众多全球、本国或本地化的品牌服务商建立广泛的协同关系。这些品牌服务商包括专业的品牌技术研究机构、管理顾问公司、品牌广告设计公司、品牌广告投放公司、公共关系公司、品牌策划公司、品牌会展公司、品牌传播公司、品牌演出公司等。

  随着全球品牌的飞速发展以及品牌理论的阶段性重要成果发布,品牌服务商的种类和数量变得越来越多,更多的专业化品牌服务商开始衍生,更多的品牌研究组织也大量诞生。

  大型的上市公司已经广泛使用外包形式,将品牌广告设计、品牌公关、品牌传播等业务,或者市场调查、人力资源管理等纷纷外包给第三方品牌服务商,他们可能从全球范围挑选最佳的品牌服务商。小型企业可能依赖地本地的品牌服务商,但可能存在品牌设计质量、品牌服务质量不佳等问题,从而影响品牌溢价能力。

  品牌组织与品牌服务商之间的协同是必然、客观存在的,随着新思想、新技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以电视为主的品牌传播正在转向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在线、离线、生动化的品牌传播方式,企业有必要以一些流行趋势加以研究,创造创新品牌传播形式,并选择更新、更专业的新一代品牌服务商。

  相对而言,目前品牌技术类研究机构偏少,品牌组织应注意这种合作机会,新的品牌理论、品牌研究成果都可能对品牌的发展产生本质性的变革。一个由外部品牌技术专家和内部品牌领导人、品牌骨干组成的品牌技术委员会将对品牌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变革作用,是实施初创品牌建设或品牌重组时的重要变革领导力量。(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