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皖北煤电智能公司:从智慧矿山建设样板到低碳发展示范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吴辉

  在成本、利润等方面能够优于民营企业,是很多国企管理者孜孜以求的梦想。皖北煤电智能公司麻地梁矿2020年的各项成本、利润指标结果出来后,上述梦想成为现实。 统计结果显示,2020年,麻地梁矿吨煤电费3.5元,是周边矿井的一半。2020年,麻地梁煤矿吨煤完全成本83.31元,比周边规模、条件相近的煤矿低约50-90元,企业年减少成本支出2亿元以上。走出了一条以智慧化矿山建设促企业低碳发展之路,为内蒙古及煤炭行业既树立起智慧矿山标杆,又成为引领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示范。

  “如果说鄂尔多斯境内所有的煤企都倒下去的话,最后一个倒下去的肯定是麻地梁煤矿。”2020年初,面对疫情的大考,智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劲松十分自信地说过这样的话。

  吴劲松的自信来自于智慧化矿山建设的成功见效,来自于“本质安全,降本增效,为员工谋幸福”的目标引领,更来自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是煤矿企业坚定不移走好智能化创新发展之路,建设安全、节能、高效和绿色智慧矿山的坚定遵循。

1.png

●地面集中控制中心

  智慧化是降本增效源泉

  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矿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因项目手续不全,于2010年3月全面停工。2017年,皖北煤电集团公司调整了麻地梁煤矿领导班子,瞄准智慧矿山建设,确立了“本质安全、降本增效、为矿工谋幸福”三大目标,同时以吴劲松为班长的新一届班子敢为人先,另辟蹊径,开启了智慧矿山的探索之路。

  2017年,建成了万兆网的高速信息通道,实现井下网络全覆盖,并进行智慧矿山建设顶层设计。

  2018年,研发了全企业的设备数据库;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传输,为建设智慧矿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研发设备智能预警远程会诊系统、物联网+智能仓储等九大智慧系统。10月,与中国移动、华为等共同进行煤矿井下5G组网试验,并取得成功。

  2020年,加大5G+工业互联网的研发和应用。6月,5G基站部署到井下工作面;8月,实现了主井皮带机巡检机器人的5G数据传输控制;9月,实现了采煤机设备终端5G通信的组网与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调试;12月,完成全矿区地面井下5G通讯全覆盖,完成了无人驾驶车辆5G通讯组网调试运行。

  2021年1月,和华为、上海山源、中煤科工等企业共同合作,在全煤行业率先实现了5G在采煤机等移动设备终端的工业控制应用。

  麻地梁煤矿在智慧矿山建设过程中,坚持“一井一面”生产布局,简化生产系统,取消了井下所有煤仓,实现“以销定产、产销联动”。同步对矿井采煤、机运等原煤生产系统、通风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等进行设计优化,并围绕优化后的矿井设计,逐步开展设备购置与安装,供货厂家按煤矿要求对设备配齐传感器,各类控制系统开放接口协议,确保能够适配矿井综合管控平台。通过优化设计,全矿井减少了约2.5亿元基建投资。

  2019年4月,麻地梁煤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智慧园区和智慧矿山五家企业中的唯一一家煤矿企业;2020年6月,被中国移动公司评为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2021年初,建成了以万兆高速环网为载体、七个层级为支撑、九大智慧矿山系统为外延的智慧矿山体系,成为全国第一家实现国家工业2025全部目标规划的矿井。目前,麻地梁煤矿已拥有智慧矿山和煤矿智能化方面的12个发明专利、19个实用新型专利、7个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

  麻地梁煤矿取消了设备检修准备班,在生产组织上由“两班生产一班准备”的“三八制”变为“两班生产”的“二八制”,夜班井下无人作业。自2020年3月联合试运转开始便取消了检修准备班,只安排早班(7:00-15:00)和中班(15:00-23:00)两个生产班,颠覆了传统认知。通过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各大系统预警、报警、故障信息,实现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及时保养维护和更换部件,变被动抢修为主动维护保养,大大降低了设备停机率。同时,不以单班进尺、产量考核计算工资,按月考核单班累计开机率和产量,完不成当班任务不受罚,不靠延点赶任务。

  发现系统、设备异常时,必须随时停下来处置,避免了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提高了工人维护设备的主动性、责任心,真正实现“管好设备就是管生产、管数据就能管好设备”。每天零点到七点井下无作业人员,所有下井人员零点前必须升井,做到“无人则安”。通过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井下重要危险源数据监控,实现井巷、硐室视频实时监控;变电所、水泵房内的辅助设备地面一键远程控制;主通风机夜间降频运行,每年减少用电100万度,节约电费55万元。

  智慧矿山建设引领低碳发展

  “智慧矿山给煤矿工人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工作岗位与工作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取消夜班让工人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我们支持拥护。”在麻地梁煤矿,和井下一线工人面对面交流,他们在谈到智慧矿山建设带来的好处时,都会面带笑容地告诉你。

  目前麻地梁煤矿有三班成建制的作业队伍,每支队伍每月在矿工作培训21天,在家休假9~10天,大大提高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的麻地梁煤矿,全矿井减少约100余个固定岗位,用工不足700人,比同类型矿井少300~400人,单班入井人数不到80人。自2017年恢复建设以来,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麻地梁煤矿通过皮带机系统智能变频调速、压风机余热利用、通风机夜班降频运行、设备运行效率分析等技术开启了煤矿低碳生产模式,有效节能、降耗,低碳,环保。

  系统升级完善让降本增效变得更简单

  智能公司麻地梁煤矿依靠精心打造十大智慧矿山系统:即5G+智能采煤系统、智能掘进系统、智能调度远程集控系统、智能预警远程会诊系统、物联网+智能仓储快递服务系统、副斜井智能交通安全管控系统、5G+皮带远程监控及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智能一体化煤质运销管控系统、智能通风系统、远程协同办公系统的稳定运行,威力方显,确立的三大目标已完全实现。特别是在降低成本,减排减碳上成效十分明显。

  “管设备就是管生产、管数据就是管设备”新的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与传统煤矿相比,麻地梁矿干部员工高度重视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和集中处理,通过井工矿井智能交通管控、全视频调度通讯监控、设备智能预警检修远程会诊三大系统打造出本质安全型生产环境;通过物联网+智能仓储快递服务、一体化零库存智能配煤“堵漏洞”,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实现企业单产效益最大化;煤质取样、仓储、主井皮带机巡检等系统实现机器人作业,践行了“无人则安”安全理念。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光纤通信等技术,将传统的经验管理变为数据管理,实现安全、节能、低碳、高效和绿色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