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11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振兴路上 胶味领“鲜”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张超

1.jpg

●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

2.jpg

●里岔黑猪

  蓝天裹着白云,“绿地”圈着黑猪,在青岛胶州市胶河源农产基地的田野上,恬静悠闲的风景如画。这里的“绿地”并不是指草地,而是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有机大白菜。

  胶州农产品素有“红黄黑白”之称,在胶河源农产基地,一下子就占了“黑白”两种,即胶州大白菜和里岔黑猪。

  高成敏是基地的负责人,从基地2006年建成,他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基地拥有30多个大棚,产出40余种蔬菜,胶州大白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价格高的时候,这里的一颗白菜曾卖出过一颗99元的‘天价’。”高成敏说。

  白菜卖出了黑猪肉价!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大白菜种植从种子选取、下种到收获、包装上市等过程全部由胶州大白菜协会技术人员指导和监督。“在种植过程中用豆饼等有机肥作为肥料,严格按照要求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除草,采用物理杀虫方法,这样种出来的白菜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高成敏介绍。

  贵除了成本高外,还因为“稀少”。

  目前,胶州普通大白菜的种植面积约6万亩,经胶州大白菜协会认证的基地种植面积只有6000余亩,也就是常说的精品 “胶白”。这些基地产的大白菜棵棵都配备了“身份证”,可追溯,采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粘贴原产地证明商标。

  “商标上印上了编码、查询网址和查询电话等,便于查询这棵白菜的生产基地、基地情况、种植过程、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高成敏说,只有能够严格按照胶州大白菜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才可以申请使用“胶州大白菜”证明商标。

  在胶河源农产基地,与大白菜种植“一墙之隔”的是胶河源里岔黑猪养殖基地,在这里,记者看到,一头头毛色全黑,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的“里岔黑猪”正在栅栏里悠闲地晒着太阳。作为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之一,里岔黑猪的显著特点是体长,其肋骨15—16对,具有比一般猪多1—2枚胸腰椎骨数的独特性状。

  “要想养好这样一头‘奔跑的万元户’可不简单。”高成敏说,基地坚持用传统的“笨方法”,比如用玉米、豆饼并添加时令蔬菜饲养,坚持300天以上的生长周期。

  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传统的选育方式依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国产猪”养殖效率低下导致成本过高,终端黑猪产品价格普遍昂贵。里岔黑猪肉如何才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呢?

  胶州的做法是“吆喝不耽误干事”,通过叫响品牌,“倒逼”里岔黑猪产业化发展速度。目前,胶州通过引入巴克夏种公猪,通过杂交选育培育里岔黑猪新品种——“里岔长黑猪”,在保证肉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生长速度、出肉率和瘦肉率。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化必不可少,这是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在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昭凯看来,品牌也是一种效益引领。事实证明,这些年来,胶州通过打造“胶味领鲜”这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仅为农户带来了种植效益,也使相关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

  今年3月30日,“胶味领鲜”助推产业发展——里岔黑猪等品牌推介专场活动在胶州举行,这是当地农业品牌推广年内例行活动之一。活动现场,胶州市副市长高燕介绍,推出“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旨在整合胶州市各种优质特色农业资源,构建价值清晰、形象统一、资源整合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更多胶州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山东、走向全国,迈出国门,追求更大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

  振兴路上,胶味领“鲜”。记者深入了解胶州的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建设发现,在“胶味领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下,胶州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目前拥有各类农产品品牌136个,其中,国家级品牌8个、省级品牌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