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构建乡村供气管网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南阳市蓝天燃气用清洁能源惠村民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燃气下乡,支持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储气罐站和微管网供气系统。

1.png

  ■ 杜建堂

  3月17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茶庵乡下曹营村,南阳市蓝天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采用不停气作业技术,在茶庵至高庙天然气主管道上连接气源。连接好后,来自西气东输二线的天然气就能够进入下曹营村的家家户户。燃气管线已经连接到灶台,得知家里明天就可以用上天然气,66岁的村民李会明高兴地说:“过去在电视上看到城里人用天然气做饭洗澡,方便又干净,想不到现在俺也能用上天然气了,心里真高兴!”

  与此同时,在宛城区红泥湾乡张戴庄罗莲君家门口,工作人员对村里铺建好的天然气管道进行强度和气密实验,检测通向家家户户的管道是否有漏气点,确保村民安全用气。

  距罗莲君家10多千米的宛城区茶庵乡老秦营村娄香兰家,早在2020年10月就用上了天然气。罗莲君和娄香兰素不相识,但是,她俩都是政府推行乡村供气管网建设,实现“燃气村村通”目标的受益者。娄香兰介绍,她们一家5口人,过去一个月用一瓶液化气,一瓶气需要105元,现在用上管道天然气后平均下来100元气费能用3个多月,天然气价格和城区一样都是每立方米2.65元。

  政府倡导,企业稳步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首选燃料。2017年年初,南阳市宛城区委、区政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实施“燃气村村通”项目。南阳蓝天燃气,作为南阳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本着“回馈政府,实惠群众”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8月,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宛城区溧河乡郭店村90多户村民,率先用上来自西气东输二线的管道天然气,标志着当时宛城区8个乡镇的30万村民真正迎来了绿色清洁能源的新时代。

  稳定气源,保民生。为了避免“气荒”现象发生造成用户用气中断,2018年9月,南阳蓝天燃气,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自筹资金6000万元,在茶庵蓝天能源基地建成投运一座液化天然气调峰储配站。调峰储配站储气量达200万立方米,上游气源紧张时,可满足5万户农村用户3个月的用气量。

  为了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推进燃气下乡,建设安全可靠的乡村管网供气系统,自2017年以来,南阳蓝天燃气,在南阳市委、市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稳步推进“燃气村村通”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2月,南阳蓝天燃气共计投资近1亿元,在宛城区8个乡镇铺建高压天然气管道12.6千米,中、低压天然气管道400多千米。走村串户的天然气管网,让宛城区210多个自然村的10300多户村民用上天然气。汉冢乡三八村委伍富庄胡守鹏家是2020年2月用上天然气的。今年43岁的他说:“家里用上天然气方便、干净又省钱,不仅能做饭,还能取暖、洗澡,生活条件和质量比以提高了很多。”

  在闭幕不久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用天然气替代柴和燃煤,能够从源头上治理农村大气污染,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燃料向清洁化的转变。目前,宛城区农村人口30万人,按照2017年开始实施的“管道燃气村村通”项目供气规模计算,宛城区村民家家户户用上天然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3500吨、氮氧化物排放2720吨,从源头上治理农村大气污染。

  乡村天然气管道建设,点多面广线长,安全风险大,投资成本高,收益低,许多企业不愿意涉足。南阳市蓝天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米新玉,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他知道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差,村民生活质量低。作为南阳市宛城区本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他表示,为了回馈乡民,满足乡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南阳蓝天燃气牢记“服务民生,奉献社会”的初心,切实做好能源供应工作。南阳蓝天燃气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肩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不遗余力地助推政府倡导的“燃气村村通”项目建设,让更多的村民通过天然气管网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