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8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品牌总论 ——品牌评价国家标准宣贯教材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谭新政 朱则荣 杨谨蜚 著

  协同企业作为一种战略层面的工作、业务和市场组合设计,意味着两家或多家企业被有机组合起来,管理需要达到高度一致,数据需要达到同步集成,业务需要达到同步运转,服务需要达到统一配合,售后服务需要严密无缝,各报告系统需要直达协同各方,因而协同企业本身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业务网络合作或信息连接,从本质上而言,已经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战略型组织形式。

  协同企业的发展需要研究网络、信息网络、知识网络、物流网络、用户网络之间的连接、交互、共享与配合,在协同之间,也可能诞生新的联合企业和新的品牌。

  协同企业的战略要素包括研究、合作、实验、连接、契约、一致、持续。研究是协同企业组织的开始,研究各协同的可能,与有可能的企业合作组建协同企业,以实验方式实验和测试协同效果,通过契约关系形成紧密合作并一体化的战略协同企业,经由契约关系保持良好的协同关系,一致为用户(或市场用户)服务,持续产生协同效应。

  协同企业的组建包括多种形式,包括战略协同、业务协同等多种形式,此外,在供应链、经营网络、品牌服务商、电子商务、IT及移动管理中,企业本质上也是以工作和管理协同的形式存在,如果将品牌组织本身视为协同企业,将从战略层面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

  1.2品牌协同企业的组建

  为建立协同企业,各参与协同企业的各方应建立一个协同委员会或协同办公室,负责所有协同企业的联合事务和协调,协同委员会(办公室)由各企业派出高层次的代表和工作人员参加,也可能需要协同技术专家、产业研究专家、管理顾问和管理分析师等参与协同工作,主要的协同企业组建方式包括:

  接术和数据集成协同。自动化、信息化、知识化程序较高的企业使用信息集群技术和网络连接技术,将不同企业的生产、加工、仓储、供货指令信息连接起来,达到自适用自动生产配套的目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则通过技术接口和数据共享联合生产、配套及供货,致力于物流准确性、零仓储等目标,降低库存等成本。

  生产计划协同。根据订单来源,组织不同的协同企业进行生产及配套支持,组织各种生产资源的匹配,使生产信息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连接和响应,从而完成本地、异地、总成、部件等生产节拍。

  敏捷制造同步协同。根据动态订单,将订单与企业生产同步,通过敏捷制造中的各动态生产单元的有机组合,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和批次,快速完成不同订单的生产要求组合。

  品牌市场协同。通过和各种市场合作资源的开发,完成市场层面的协同组合,建立协同企业系统,管理来自不同协同企业的所有销售、订单、出货、交付、质量控制等经营过程的全面协同。

  协同过程应注意动态协同的协调性因素,应该经过协同实验和测试达到协同的一致性,同时应备有应急措施等,以防因火灾、人为事故、原材料紧缺等各种不可控情况发生的协同中断,只有达到有序的高效协同运转,才能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要求。

  1.3品牌协同企业的进步

  协同企业必须在深度研究与合作的基础上,深度展开各种市场研究、管理进步、市场协同、客户服务等工作,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缔结更完美的协同企业。这些进步可能包括:

  (1)共享数据。分享店面销售收入及相关数据,这将促使协同各方合作努力,共同取得成功,例如,提高销售预测的准确性将降低供销双方的成本。

  (2)透明运转。透明化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许多企业在协同中不知道这一点。如果协同企业各方能够以更加透明方式的进行发展,被公开的预测、销售、补货、库存和促销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协同企业双方的欢迎,新的机会就会大量涌现,如可以看到整个利润结构的协作企业愿意给出更高的品牌溢价能力。

  (3)创造需求。理想的“消费社会”是不断创造出更多样化的、新的利润需求,针对合作开发市场的特点,双方的关键性合作环节是满足于特定的专业级市场,在每一个独立的专业级市场彼此获得高利润。

  (4)鉴于消费者并不会自己发现需要并完成需求,双方考虑的一个基础,是将协作企业定义为终端产品企业的“生产部门”,双方必须采取措施,来创造更为理想的生产部门,发展最有吸引力的新商品,以满足更挑剔的消费群。

  (5)双方把重点放在正在进行的合作,共同解决减少缺货、加强预测的准确性、减少库存、优化价格、有效促销、售后服务等实质性环节才是合作应有的态度,终端产品厂商要将协作商能否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列为核心目标。

  (6)协同之间的预测准确度是关键。任何一方都希望增加销售,实现利润和满足顾客,其结果是,他们最关心的是货架变空,这意味着需要准确的库存预测,但目前其常常是一种复杂的猜谜游戏。

  (7)各品牌协同方实际上都占据着主动权与话语权。今天的消费者对品牌的指名购买率已经相当成熟,而品牌本身就是各项谈判的砝码,品牌的影响力更多取决于各方各自的品牌努力,消费者在市场终端上有时并没有多大选择权,优势的品牌协同企业将占大部分市场份额。

  2品牌协同心理契约

  品牌协同心理契约是一种不可被打破的自然平衡。企业的品牌,与各环节平衡关系的完美状态,是达到一种稳定的、持续的、平衡的、高质量的自然平衡关系,各方之间有序运转,企业品牌散发出“天然、自然、恒定、秩序、平衡、鲜活、快乐、幸福”般的生命状态,朝气蓬勃。

  任何企业在品牌建设的C级、B级,都会致力于向品牌心理契约的平衡靠拢,以期达到品牌建设A阶段(战略级,高能力阶段)品牌生态的阶段,但多数情况下,企业会存在某方面的失衡,这些失去平衡的例子在多数企业会发生,所以最终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实现了成就国际品牌的梦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