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专注诠释完美工作,他用坚持点缀美丽人生,他用微笑抒写石油情怀。身体敦实、皮肤黑黝黝、一线班组工作24年,是李江洪留给人的印象。
在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永川作业区享有“拼命三郎”的他,1月15日接到进驻足202H2-2井的指令起,他就开始了一个人的坚守、一个人的战斗。
足202H2-2井是永川作业区运维管理的井站,是足202脱水站成立后接受的首口生产井。脱水站在仅有的8名员工中,选派曾在页岩气平台工作、经验丰富的李江洪去值守。一个人呆在荒郊野外守着面积近两个足球场的井站,难免孤独,甚至恐惧,但他却没有半点犹豫,他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习惯了。”
撂下这句简单的话,他就匆匆奔向足202H2-2井。刚到站,又丢下行囊,马不停蹄地赶往一公里外的川庆钻采队,查找井史,询问生产情况,掌握第一首资料。
“油套压下降快吗?”“每天出水量、产气量有多少?”“队长,这个井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什么特殊情况没?”一边仔细地请教,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遇到重点还画个小圈。
回到井站听着掷地有声的气流声,望着崭新的设备,既兴奋,但更多的感受到了责任。
为此,他还专门制定了计划。每天学习一项设备的型号、参数、报警值及处理措施。
1月20日傍晚,一直放晴的天空,忽然下起了漂泊大雨,不时还夹着猛烈的北风。正所谓“祸不单行”,液位截断阀报警。
李江洪放下碗筷,戴起安全帽就冲向分离器。火速打开手动排污阀,但是液位没有明显的下降,经反复的排查,找到问题是由于瞬间出水量增大、液位调节阀行程慢而排不完所致。
他守护在分离器旁,观察翻动的液位,还不时留意着调节阀的开度。硕大的雨点,掺杂着冷冷的寒风,打在脸上时而狂怒的咆哮,时而疲惫地喘着粗气。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李江洪哼着郑智化的《水手》,紧握着阀门,过了8分钟警报完全解除。
1月25日,得知中心站从其他撤销了的平台安排一名员工来足202H2-2帮忙,他开心地一笑:“现在能多一个人说话了”。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