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左嘉华

  所谓内部控制,从静态角度讲,就是企业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可靠,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经营效率之提高,以及各种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所制定的各种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从动态角度讲,就是上述控制措施、控制程序和控制方法的执行,以及实现其会计信息可靠、资产安全、经营效率提高、有关法规得以执行等管理目标的过程。

  根据我国财政部2001年6月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一、目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实践中虽然早已存在,但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中尚是一个新的内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的建立还任重道远。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

  有些单位受到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的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有些单位的负责人超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行使职权,不支持会计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执行起来大打折扣,会计职能作用得不到良好发挥。

  2.偏重于事后控制

  当前的内部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相对较弱。

  3.内部控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各个单位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可能经常的发生变化。如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会使原来的控制制度失效等。

  二、会计控制监督与执行缺乏力度

  从外部而言,虽然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加上会计师事务所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从内部的角度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有些人忽视控制程序,错误判断,甚至相互串通舞弊等常常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

  1、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用受到限制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该系统的运行成本的限制。内部会计控制是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的,而这些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设计控制环节、设置岗位、配备人员、保证各控制环节的运行都会发生制度成本。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如果控制的环节较多,设置的岗位也必然会增加。这就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也需要增强。这样,内部会计控制运行的成本必然会增加。但是,如果控制过于简单又会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发生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有可能会给单位带来较大的损失。所以,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于实施,应视各单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必须考虑控制成本因素,不能为了追求控制的严密性而不顾控制成本。

  2、企业经济环境的影响

  内部会计制度一般都是为那些重复发生的业务而设计的,因此可能会对不常发生的或预料不到的业务失去控制能力。企业处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经常调整经营方针和策略,这会导致原有的内部会计控制措施不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例如,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下,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执行人员串通舞弊和管理越权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定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定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控制要求,使舞弊的可能性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如果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等不相容职务的有关人员串通起来,合伙舞弊,则内部会计控制也就失去了作用。

  此外,企业管理当局的错误干预是导致许多重大舞弊发生和财务报告虚假的重要因素。某些情况下,担任控制职能的人员可能权力过大,甚至可以凌驾于制度之上,虽然可以通过限制接近和职责分离等措施防止职员对资产的挪用,但是高层管理人员一旦越权,即使企业有严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难以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解决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有效的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首先,董事会是企业财务控制的主体,企业应明确并加强董事会的作用和职能,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机制。

  其次,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配置权限、解决管理层内部人员控制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明确各自职责使经营者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进行管理决策,并受严格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只有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者敬业、知识、技能、操守、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才能使内部会计控制发挥作用,使会计目标顺利实现。

  2、加强全面控制活动

  会计控制活动室确保管理当局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会计控制活动涉及到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各个层次和各职能部门,包括诸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业绩、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多种活动。会计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因此制定控制活动,关键就是要寻找关键控制点。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应设置以下关键控制点:审批、审核、编号、结算、复核、记账、对账、审签等。每个控制点都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控制效果。会计控制不是仅就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纯粹的会计控制,而是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与经济业务活动处理流程结合起来,运用会计特有的功能实现对经济活动的有效控制。

  3、加强会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只有充分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才能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以发挥。

  首先,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其次,内部审计机构应构建内控自我评价系统,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漏洞和隐患,并提出应的修正和改进策略,同时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移到对单位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上来;第三,加强内审的制度化和信息化建设,同时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最大限度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4、加强企业文化及财会队伍的建设

  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人制定的,最终也是由人去执行、完善和完成,人既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客体,所以人在会计控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控制,培养每个人的个人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者和人员的素质,特别是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全方位的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道德、政治、业务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需求,以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支柱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实现被控制者和控制者的“自控”。

  总之,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是通过系统内诸要素在规定的制度框架内互相作用来实现的。许多现代化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了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现代企业的发展。因此,会计内部控制问题是当代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也将成为现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突破点。

  (作者单位:张家港联合铜业公司财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