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李化来到道佐增压站平19井,回访增压机启动器改造后实施的效果情况。李化是川西北气矿邛崃采气作业区技师工作室的一员,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技能专家,他和技师工作室团队人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解决工艺技术难题近40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方井自动排液”等技术革新6项,其中4项获西南油气田公司奖励,1项参加集团公司巡展。
成立于2019年3月的川西北气矿邛崃采气作业区技师工作室,汇集了作业区的“技术大拿”。目前共有公司技能专家、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14人,涵盖采气、仪表、机泵等专业。
邛崃采气作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立技师工作室,就是为了发挥技师人才队伍作用,解决生产疑难、推进技术革新、培养企业工匠而打造的创新创效团队。
由以前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整体合力”,技师工作室围绕作业区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解决生产疑难、推进管理创新和职工技术培训,有效推动了企业管理升级。
天然气清管作业是管道管理工作中的常态化作业,邛崃采气作业区定期清管的管道有12条,总长度约400千米,每年需清管近50次。以前管道清管人员监听模式为采用人耳紧贴管道或者阀门,通过感知震动或者声音的轻微变化来确定清管器(球)运行状态。受环境、球速的影响,监听人员容易出现漏听、漏报情况,影响清管工作。
清管监听员工强烈需求一种能在野外对清管器(球)通过进行监测的仪器。作业区技师工作室联合输气管理处技能专家现场摸索、联合攻关,共同研制出一种便携式电子清管器(球)监听报警器,实现了对清管器(球)通过监听点时的过球监测。该项成果在2020年获得西南油气田公司QC成果一等奖,并在清管作业中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作业区技师工作室成员围绕作业区生产、安全、管道、运行、脱硫、脱水、技术改造、隐患整改等开展合理化建议,节创经济价值600余万元。
“技师工作室人员在各个领域、生产现场具有多年的实战实践经验,遇到疑难杂症集思广益、集中攻关,碰撞智慧火花,产生了1+1>2的效果。”邛崃采气作业区技师工作室成员、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技能专家徐斌说。 (廖光明 林山慧 刘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