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广 黄卫东 韩菁
日出日落,如今航拍下的江苏省泰兴市天空,一望无际的蓝色,漫天绯红的晚霞,看一眼会让人心情愉悦。这个市紧紧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污染源治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快速改善。去年,全年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76%。
多措并举治大气,污染防治无疏漏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泰兴市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加大企业设备改造,对全市企业的锅炉实施了燃气炉低氮改造。复核排查全市非电行业锅炉,全市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清零”;2家热电企业全部完成燃煤锅炉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稳定达标排放。狠抓大气污染减排工程不放松,去年完成二氧化硫减排781.89吨、氮氧化物463.81吨。在生态环境部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下,对201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的企业,全面整改到位。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监管无缝隙
2020年,泰兴市完成“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与管理系统”一期、二期建设,利用卫星遥感、走航观测等手段,通过高科技手段精准溯源、科学治污。与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合作,进行卫星遥感监测,判定污染高值区域。利用无人机携带监测设备对泰兴市城区工业园和泰兴高新区监测,开展激光雷达走航监测,对发现的问题交办有关单位整改销号。全市安装了60个高清高空视频监测点位,提升空气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实现环境污染监管全方位、无死角。
全市建成15个乡镇空气监测子站,为大气网格化管控提供数据支撑作用, 加快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运行工况用电监控等监控设施建设,对270家企业安装用电监控并接入市监控平台,及时掌握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去年,走航监测车发现泰兴经济开发区和爱舍墙纸公司等处VOC浓度高值,快速锁定污染源,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减轻污染物排放。
书记市长“点位长”,快速精准解症结
监测点位上的数据是一个区域空气质量的集中体现,也充分反映一个地区大气环境管控效果。泰兴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担任“点位长”,对点位附近的污染源,进行督查整改。
去年10月10日,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向泰兴两个站点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预警函后,两个“点位长”立即召集相关部门、单位分析问题症结所在,精准施策。对两个站点周边1公里核心区,逐一排查区内的餐饮油烟单位、汽修行业、印刷企业、建筑施工工地、码头堆场、加油站、浴室、河道整治工地、绿化带、农田裸土等方面的情况,并扩大到周边3公里范围内。短短一个周内理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排出路线图、时间表、责任清单,形成了2个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方案并落实到位。
同时,举一反三,全市开展“百日攻坚”活动,组建联合执法组,对餐饮油烟、汽车维修、非道路移动机械、城区浴室、建筑工地等进行专项检查,关停了8家不合规汽修企业。督促326家餐饮单位整改提升,所有8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单位安装在线监控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