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武彦
正月初八,新春的早上,温暖的阳光照射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的校园,笔者按照预约拜访校友办公室主任杜鲲。杜鲲介绍了校友工作的成果及最近的校友工作,对三晋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中心予以肯定,他在考虑如何借助更多力量做好校友文化建设工作,并提出组建校友文化工作委员会的设想。
“汾水之滨,煌煌学堂”。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97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如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谢克昌、“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深刻诠释着百年老校“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将以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谋求人类福祉为己任,坚定不移朝着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一流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太原理工大学校友会2002年成立,校友会坚持秉承宗旨会训:求实、创新、服务、共赢,办会理念:弘扬母校精神,彰显校友文化,汇聚八方资源,实现共赢发展。积极构建校友活动平台,推动校友文化建设。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作为非公募基金会,由太原理工大学校友李卫国先生自愿捐赠人民币2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经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
杜鲲,2017年12月任校友办主任,2020年8月任国内合作处负责人,负责基金会日常工作。他坚持顶层设计与阶段性工作计划相结合的原则,紧扣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校友事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转型三条主线,把部门工作置于学校总体工作中思考、部署及推进,在工作任务繁重,人员严重不足的客观情况下,对工作计划科学分解,创新建立了网络化责任管理+项目负责人推进机制的工作模式,使部门工作推进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在校友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校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校友会的凝聚力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国内合作方面不断摸索努力前行,完成了领导交付的重点任务,得到学校、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及肯定。他完成领学、支部、总支党课讲座任务,支部定期赴泉子湾村进行结对帮扶和慰问,圆满完成了扶贫工作任务。
笔者在访谈中知悉,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校友办和国内合作处在校党政的关心支持和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开拓创新,紧扣“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和校友事业发展”两条主线,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校友工作和国内合作工作融入学校总体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杜鲲表示,校友办努力开创校友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打造校友工作品牌形象。2020年,着力“一站一刊两号”(校友会网站、《太原理工校友通讯》、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及校友会抖音号)校友文化建设工作平台建设,有效提升了校友文化建设内涵。“校友会网站”全面改版完成,新增“基金会”一级栏目和“捐赠鸣谢”动态专栏。2020年重启《太原理工校友通讯》的编辑工作并出版一期,约18万字。“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和“校友会抖音号”的新媒体建设是校友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友办“校友会微信公众号”在去年4月进行了栏目调整,创新设计“校史上的今天”、“清泽印记”栏目,同时开通了基金会“滴水涌泉”捐赠通道。接着5月的校庆活动宣传周,太原理工校友会公众号在去年5月全国高校校友会微信公众号综合指数排行榜位居第五名,在“总阅读量”排行榜位居第四,在“最勤奋公众号”位居第十四;在“总在看量”排行榜位居第七。参与指导区域校友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上海校友会组织校友年会暨迎新活动,广州校友会组织校友篮球赛、参观知名企业尚品宅配佛山生产基地,北京校友会举行新老校友座谈会,深圳校友会组织校友为武汉捐款献爱心,浙江校友会举办校友红娘联谊会,新加坡校友会组织召开区域校友会座谈会,与香港、广州、深圳校友会共商发展。各地校友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友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校友间的交流,增强了校友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主动探索服务校友新模式,加强校友联络。校友办始终本着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探索服务校友新模式,加强校友工作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校友质量上水平:去年为校友解决档案查询、业务咨询等实际问题达100余次,完成了1977级之后的在校生的信息收集及录入。此外,指定专人重点关注、及时收集和整理知名校友、杰出校友等信息,数据持续更新,为增进校友交流、加强校友合作提供信息平台。积极搭建校友网络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校友微信群加强平台建设,目前共建立微信群42个。微信群的建立,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更为校友交流、母校与校友的交流搭建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
杜鲲介绍说,建设校友文化,校内外的校友都要参与。服务校友支持校友,务实办成一件事就是一项工作成果。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太原校友作为核心成员,扩展到30到50个群体,3月底前建起来,国庆节前做好120华诞校庆的前期工作。
去年3月,杜鲲等人到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推动校友工作的开展,校友评价已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一个重要指标,学院的校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杜鲲详细介绍了校友办的工作开展情况,校友工作以“地方区域校友组织”加“学院校友组织”纵横双向建设为基本模式,并全力推进各个学院建立“学院校友理事会”,不断建设完善校友基层组织建设,拓展校友会的“桥梁、纽带和平台”功能,将校友工作融入到学校各项工作中,为学校各项事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校友会是学院发展的“加油站”、“蓄水池”和“助推器”。校友办负责人从校友服务、联络交流、共建合作发展平台、校友意识培养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开展校友工作的方法和思路。
太原理工大学国内合作处去年8月建立运行,是学校组织和推进校地、校企、校校之间合作的管理机构,与山西省内5个地级、5个县级政府机构,17个企业,省内外9个高校进行了交流对接。由国内合作处牵头推动,已达成合作协议6项,合作经费总金额5450万元。与山西鑫飞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带队亲赴柳林,完成合作协议签署的同时,郑书记为企业骨干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报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吴斗庆副校长多次邀请山西中安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来校合作洽谈工作,并亲自赴对方企业进行洽谈,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果。
2019年12月8日,太原理工大学校友李卫国、张云霞夫妇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助力母校发展。该笔捐赠是太原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接受的又一笔大额捐赠,将为该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求实创新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余万优秀毕业生,涌现出朱先奇、王树鹤、陈进强、李国彪、刘新乐、卢建明、王瑞、毛志鸣、李连柱、卫英慧等优秀校友。
在杜鲲看来,太原理工大学校友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为更好地凝练创新校友文化更好地做好校友团队联合工作,提炼并推广太原理工大学校友文化,协助校友办公室做好校友网站、期刊、微信公众等媒体的支撑运营,提供有关校友的文章图片等资料;以校友文化为主题,创作诗歌、书法、绘画、摄影、报告文学等作品,在校友中间予以传播介绍,优秀作品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太原理工大学校友的工作成绩;创作编写校友文化著作,开展优秀校友评选活动。正如太原理工大学校歌——《圣火在百年前点燃》,是一种名片,更是一种动力,鼓舞着校友奋勇向前。
展望未来,信心满怀。杜鲲带领校友办工作人员投入到新一年服务校友成就校友的工作中。今年校友工作立足山西,辐射华北、面向全国,依托学校优势资源,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着力推进校地、校企、校校、校友合作平台的构建和合作项目的达成,以“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校友事业发展,促进校企产学研合作”为主线,以筹备120周年校庆为契机,大力宣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双一流”建设成果,充分展示校友职业成就风采,着力营造爱校荣校助校氛围,鼓舞和激励广大校友和师生员工投身学校各项事业。国内合作工作,科学整合合作资源,合理构建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合作能力,持续提高合作效能,打好“信息共享、项目共研、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文化共建”的组合拳,以拓展学校办学资源和服务地方转型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国内合作工作“十四五”总体战略布局,务实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力争实现合作经费年度规模3亿元的工作目标。基金会工作,以助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为目标,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激活工作活力,提升募捐能力,提高管理收益”为重点,全面规范“基金募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工作,力争实现基金募集年度规模1亿元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