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傅妙奎: 从泥瓦小工到亚洲羽绒大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让客户赚钱——是傅妙奎对做生意的秘诀最简单的描述;客户持续创造最大价值——是柳桥集团的企业使命。

  ■ 傅立钢/文

1.jpg

●柳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妙奎   徐青青/摄

  接到采访任务后,笔者开始着手了解将要采访的对象——柳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妙奎,发现媒体关于他的报道已经不胜枚举,内容主要集中在创业的艰辛和如今的辉煌。本文试图为读者还原连接这位卓越创业者从创业到成功之桥上的基石。

  就像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傅妙奎曾经是在江南耳熟能详的“鹅毛—鸭毛—甲鱼壳——”大军中的平凡一员。但如今,世界只有一个柳桥。由他创办的柳桥集团,在国际羽绒界声誉卓越,羽绒产销量占到全球需求量的约五分之一,产品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羽绒市场中三分之一的原料由柳桥提供,阿迪达斯、耐克与乐斯菲斯等品牌,更是指定柳桥作为他们的羽绒供应商。柳桥已然是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羽绒加工基地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杭州市百强企业。

  国际羽绒羽毛局主席斯蒂芬·帕尔默曾经作过一个形象比喻:“柳桥打个喷嚏,世界羽绒市场就得感冒。”

  ▲员工是所有财富的创造者

  笔者比约定时间提早15分钟到达柳桥总部,在行政主楼后面看到一排5层高的楼房,冬日暖阳毫不吝啬地倾照其上,从窗外往里望,应该是宿舍。是谁住在这阳光灿烂,位置便利的楼里?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走进了傅妙奎的办公室。少顷,傅妙奎大步走进来。在略加寒暄之后,笔者就向他抛出本次采访的第一个问题。

  傅妙奎可能没想到笔者一上来就问了一个采访提纲没有的问题,他朝笔者微笑一下,回答道:“那几幢宿舍住的都是我们的员工。企业创办30多年,员工来自全国各地,有跟着我创业多年的元老,也有进来没几年的新员工,为他们解决食宿问题是柳桥后勤部门的第一要务。你看到的员工宿舍楼,既有单人宿舍,也有家庭房。住宿是免费的,每日的员工餐也是免费的。”他朝窗外望了望,阳光照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眼神中流露出深情,“柳桥拥有的一切,都是我和员工们共同创造的,他们默默为企业奉献着,我对他们充满感恩之心,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自己!”

  笔者从柳桥集团工会主席那里了解到,经历了几十年的积累,集团已经形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管理队伍,工作上的不少事情已经无需傅妙奎事无巨细地全盘操心。不时地去车间或者员工宿舍转转,与员工聊聊工作拉拉家常,成了他的习惯。

  每年酷暑,傅妙奎都会走访慰问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将清凉防暑用品送到他们手上,感谢他们不受炎热天气的干扰,依然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此外,傅妙奎要求集团工会每年组织员工春游、秋游,免费为员工体检;每年的年夜饭也是颇受员工欢迎的重头戏,傅妙奎会到每一桌去敬酒,并向每位员工送上红包。

  “暑假,很多员工的孩子在家无人照应,公司每年会办几个班,让孩子们有地方可以玩耍、学习。”柳桥集团工会主席告诉笔者。同理心是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最好的回馈,傅妙奎深知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牵挂,为切实解决员工子女暑期安排问题,柳桥集团多年前就开办了小候鸟爱心班,集团工会找来在校大学生作为小老师,每天安排作业辅导、绘画、下棋、看卡通片等课程内容,安排工会委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值班。此外,傅妙奎要求集团工会积极联系各类社会资源,参加春泥计划,从青少年宫的百变折纸、环保宣传画教学课程,到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的卫生知识等等,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趣味课程学习机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柳桥集团始终以开放透明的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扎根,把员工的福利和待遇放在第一位。正是凭借对员工的关爱,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深深地爱上了柳桥这个大家庭。

  2008年,柳桥集团斥资百余万元,组织管理人员参加总裁执行风暴和各种拓展训练,通过加强企业执行力,彰显企业人文关怀;2012年,柳桥集团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创办了柳桥商学院,作为柳桥内部人才培养基地,造就一大批适合柳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员。

  桩桩件件,皆是小事;桩桩件件,皆暖人心。大道至简,傅妙奎相信,帮助自己的唯一办法就是帮助他人,企业发展亦如是。

  ▲母亲的谆谆教导须臾不忘

  “诚信、秩序、回报、追求”,简简单单四个词组成的柳桥核心价值观,是柳桥的灵魂所在,也是柳桥从一个村办羽毛加工小作坊发展成为今天的打个喷嚏,世界羽绒市场就得感冒的大型集团的重要基石。

  年少时代,傅妙奎家境贫寒,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他继续上学,作为长子的傅妙奎为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扛着蛇皮袋,跟着做收毛生意的亲戚,走街穿巷收购鸭毛鹅毛。“我们家有五兄妹,我是老大,从小我妈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很不容易。”他说。

  傅妙奎陷入了沉思之中,“我14岁就出去干活,下过田,也做过泥水工。后来跟着舅舅一起走街穿乡收鸭毛,收入比之前做泥工时多了不少,家里的生活条件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当时,我就觉得干这行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大。”

  母亲对傅妙奎一字一句的谆谆教诲,成就了他诚信踏实的品性;挨家挨户上门收购鸭毛的经历,造就了他肯吃苦、不怕苦、吃得起苦的精神意志。他起早贪黑,勤勤恳恳地干着。“收鸭毛,我从不拖欠别人的钱。”正是这个诚信的经商原则,助力傅妙奎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柳桥80%的客户,在企业成立时就建立了合作,这是我们取得的最大的成功。在我看来,这份成功最大的原因,便是诚信!”他说。

  “柳桥集团发展至今,一直遵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傅妙奎对笔者说道,神情中充满自信,“如果一个企业经营者目光短浅,急功近利,那么,他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捞一把,是一把’,缺少应有的信用,企业也就不可能获得长远发展。”

  让客户赚钱——是傅妙奎对做生意的秘诀最简单的描述;为客户持续创造最大价值——是柳桥集团的企业使命。

  “修辞立于成,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柳桥集团行政中心,随处可见类似的标语,傅妙奎将企业和客户视作一个利益共同体,“一定要把自己赚钱建立在别人赚钱的基础上。我们要将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首要任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使客户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正是这样的理念,让柳桥拥有着一批忠实的客户群。在与波司登多年的合作中,柳桥屡次获得“年度合作企业AAAAA级”“最佳质量企业奖”“最佳合作企业奖”等荣誉。过硬的质量、优质的服务、诚信的品质让柳桥集团赢得了市场,更赢得了尊敬。

  如今,柳桥已经是中国羽绒行业的一个传奇。每年,从柳桥出去的羽绒量逾1.5万吨,羽绒制品、家纺品和服装达1200万件,是亚洲最大的、技术最先进的一流羽绒加工基地之一。

  从走街串巷收羽毛到如今铸就亚洲羽绒大王的地位,傅妙奎对品质的追求从来不曾改变,这也成就了柳桥的羽绒品质越来越好,与柳桥合作的客户越来越高端的事实。而他的诚信,也成为这个行业中大浪淘沙后闪闪发光的金子,在多年的积累下,为柳桥赢得了业界广泛的信任与赞许,让柳桥成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在柳桥,大到公司高管小到一线工人,内心都有一份同样的自豪,那就是:柳桥出品,必是精品。

  ▲追求是企业进步的不竭源泉

  凭借诚信这块基石,傅妙奎收获了第一桶金,但他不满足,他要将企业做大做强。如今,柳桥已经成为全球羽绒界的佼佼者,他依然不满足,他希望柳桥能引领这个行业,不仅在中端市场,更在前中后端的大市场中成为领路人。

  “以前的柳桥是订单决定生产,现在的柳桥是生产改变订单。”傅妙奎的语言依旧精炼,但这句话的背后是柳桥在创新之路上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

  1999年,柳桥集团在生产羽绒原材料的基础上,决定打造自己的中高档羽绒服饰品牌;2001年,“迪欧达”羽绒服正式投产。近年来,“迪欧达”羽绒服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年均百万件以上。“迪欧达”品牌在全世界14个国家注册,在国外消费者心目中,“DEODAR”商标亦已成为他们首选的品牌之一。

  2006年,柳桥集团投资2亿元,建成了集裁剪、缝纫、检验、后道、仓储为一体的家纺生产加工车间,并引进CAD电脑设计系统、OCIMA全自动验布机等尖端设备,保证了公司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水平与国际水准全面接轨。集团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部分自己制定的生产标准,甚至高于国际行业标准。

  柳桥集团自主研发出了耐水性好、抗污性强的羽绒产品,每年世界羽绒行业的大会,傅妙奎再忙也会抽出时间亲自前去参加。每次参会,已稳坐业界大咖地位的他还是会以学习的心态,认真聆听每一位与会者的发言,并在最前沿的信息中捕捉最敏感的商机。回到公司,研发团队会根据他带回的消息,将手中纤弱的羽毛反复加工实验,直到产品被成功开发出来。这样的认真与坚持,征服了全球最顶级的羽绒服奢侈品牌,也让柳桥的产品成为了国际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家纺专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家用及商用纺织品展览会上最受关注的品牌之一。

  2011年,柳桥集团开始进入电商领域,借助互联网优势,专注于羽绒制品和家纺产品在电商渠道的经营;2013年,柳桥集团羽绒产品开创网络销售平台的先河,为羽绒企业的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2015年,柳桥家纺打开跨境电商之门,上线初期,就实现了日成交3000美金的业绩。电子商务平台为产业链上企业提供网上购销、仓储物流、质量监管、数据信息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服务,打通了一条高效、畅通、安全的贸易流通渠道。

  在新领域不断尝试的同时,傅妙奎仍不忘产品研发的重要性。柳桥集团是行业内第一家拥有羽绒责任采购获国际认证的羽绒原料供应商,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顶级品牌合作,为之提供最优质的羽绒,其中包括各类新研发的产品。

  “以前只是一种经验的判定,现在我们用更精确的数据来判定这个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对质量的把控能更正确的掌握了。我们美国、日本、韩国的客户,他们的订单就增加了许多。”傅妙奎说。

  技术的不断革新,成就了傅妙奎打造品牌的梦想。今年,柳桥集团新的生产车间将投入使用,傅妙奎表示,厂区搬迁之后,自动化程度将提高30%~40%,生产设备的升级,极大地减少了用工成本。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柳桥商贸国内销售中心员工杨军,三年前刚到柳桥时,应聘的是杂工岗位,除了拉布、拉毛、装车、扫地,没有任何技术特长,甚至不会打包。企业主管提醒并要求他趁着年轻去学习一门技术,不能做一辈子的杂工。

  柳桥是个学习大课堂,有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就这样,杨军从零开始,学习裁剪工艺和流程。面料裁剪排版、计算用布量、裁片折叠打捆这些技术活,杨军都学会了,现在已经成长为一位技术能手。

  ▲感恩与回报常驻心中

  笔者问傅妙奎,人生中除了自己的母亲和亲人外,他觉得最感恩的是谁?他略作沉吟,思绪回到从前,向笔者讲述起当年的学徒生涯。十四五岁时,他在乡镇建筑队学习泥瓦匠手艺,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师傅。师傅毫无保留的传授本领给他,还推荐他从事建筑队管理工作。他说正是因为师傅的尽心栽培,才有了自己的今天。多年来,逢年过节他都会专程去看望这位师傅,师傅家里有任何困难,他也会尽全力去帮助。

  企业壮大后,傅妙奎看得更远:“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更要兼顾社会责任。”他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他对笔者说,“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柳桥集团先后帮助10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在雪灾及汶川地震中捐款捐物数千万元,捐赠22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支持慈善事业。先后荣获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爱心奖、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浙商社会责任奖等荣誉称号。

  笔者还获知一个傅妙奎资助“音乐神童”的佳话。来佳俊被称为黑暗之中的“音乐神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正式启用的第5天,他就受邀来到这里,与他最敬仰的世界钢琴王子郎朗同台表演四手联弹,被郎朗称赞为“小大师”。

  来佳俊于1996年降临人间,由于早产,他出生时体重不到1.2公斤,更糟糕的是肺部硬得像一块石头,根本没有发育完全。为了挽救这个幼小而孱弱的生命,医生不得不用氧气向他的肺部充气。孩子虽然得救了,但他的双眼却因“氧气中毒”而永久失去了光明。一来到人世就不幸生活在黑暗之中的来佳俊,对音乐却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来佳俊获得去北京专业学习音乐的机会。一位盲童要在北京求学生活,哪里离得开父母的照料?而此时的来戈鸿夫妇都已双双下岗,他们有心要去北京陪伴儿子学习,可窘迫的经济条件让他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来戈鸿夫妇一筹莫展之际,偶尔知道此事的傅妙奎向来家俊伸出了援助之手,不断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帮助。

  ▲无论世界变幻柳桥依然

  “我们和客户合作得很好,在营销上也没费多少劲,很多老客户都会带新客户过来。”这是傅妙奎的自豪之处,也是诚信的最大回报!

  2012年,欧债危机让全球经济陷入困境,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企业面临着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但柳桥集团下属的柳桥实业1-8月交出了出口同比增长超过300%的好成绩。

  2013年,禽流感来袭,羽毛价格直线攀升,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波动,若为利益驱动,大可趁机囤货居奇,待高价时卖出,但这不符合傅妙奎的原则。他真诚地向客户提出“时间换价格”的理性方式,只要单子不是太急,客户可延后下单来缓和价格,减少损失。“只有帮客户挣到钱,公司才会有长远的发展。”对傅妙奎而言,真正的大智不是挣些蝇头小利,而是守住品牌这块无价之宝!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柳桥集团高度重视,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紧盯疫情动态和各地政策动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积极主动履职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快速跟进响应。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展现龙头企业担当,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如傅妙奎所说:“非常时期,我们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要坚持防疫、经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柳桥集团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一线员工返工率和产能100%全面恢复,所有订单都如期交付。作为萧山区首批备案复工核准企业,公司也成为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首家实现产能恢复100%的企业。

  即将离开柳桥集团时,我看到员工宿舍依然沐浴在阳光中。我忽然悟得,傅妙奎展示给世人的何止是事业上的辉煌,更是一颗温暖、卓越、勇敢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