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川煤集团华荣能源柏林煤矿工会不断探索和完善关心劳模、培养劳模、宣传劳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劳模品牌效应,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劳模成为企业的名片,职工的榜样,真正让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成为企业最强音,促进了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连续三年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
坚持民主评选 注重全面发展
该矿工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了劳模选树、评选、推荐制度,通过职工民主评议,工会、党工部、后勤保卫等部门民主推荐、矿党政综合审定的方式,由班组、科室、区队到矿领导的层层推选,在推选过程中坚持向基层一线倾斜、向科技人才倾斜、向特别岗位、关键岗位、重点岗位等从事“苦、脏、累、险”工作的员工倾斜,深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将一线职工无私奉献、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发扬光大,将新时代默默无闻、刻苦钻研、注重创新的精神积极弘扬,让劳动精神、创新效应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自建矿以来,全矿共培养劳模13人,其中全国劳模2人(1人退休,1人在岗),省级劳模2人(退休),省行业劳模1人(退休),达州市十佳技能人才(享受市级劳模待遇)1人,达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达竹劳模5人,他们都是来自矿上技术或管理方面的骨干,矿工会对每个劳模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基本情况,归类建档,健全了劳模数据库,为实施劳模的动态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民主评选、积极推荐的基础上,该矿工会还十分注重劳模的全面发展,让劳模、工匠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出更加突出的作用,将他们运用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如:已退休的全国劳模李荣寿当时是采煤队一名普通的职工,现有全国劳模杨志饶是采掘联队队长;达竹劳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吉荣是综采队一名普通的电工;享受市级劳模待遇的刘树是机电队一名普通的钳工,现如今已成长为机电队一名副队长;评选的达竹工匠邱成涌是机电队电工班班长,如今也成为了一名机电队副队长。
关心关爱劳模 促进干事热情
该矿工会在认真评选劳模的同时,还积极当好职工的娘家人、劳模的“保护神”,时时关注劳模的思想动态、关心关爱劳模的工作热情、各类学习和身体健康,多次深入劳模家庭嘘寒问暖,了解各级劳模在工作、生活、学习、健康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待遇上从优、健康上关爱,从而使关心关爱劳模深入人心。
矿工会注重落实劳模政策,每年按照上级规定,对在岗或退休的劳模本人年收入进行统计上报,以便计算其差额予以补足,同时按时足额为退休劳模发放荣誉津贴。工会还每年对劳模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了解其生活状况,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劳模给予1000—1500元的困难慰问。每逢元旦、春节等节日,都要对生活困难的全国劳模、省部级劳模给予重点救助。
矿工会坚持每年“五一”前夕召开一次劳模、工匠座谈会,让矿区所有劳模、工匠为矿区安全、生产、经营、党建、稳定工作出谋划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并为劳模、工匠发放慰问金,送上节日的慰问和祝福。同时,矿工会还积极组织劳模参加达州市总工会组织的健康体检和疗养活动。
大力宣传劳模 发挥引领作用
该矿工会始终把劳模精神作为矿井的宝贵财富,利用各类学习会、劳模座谈会、劳模表彰大会、劳模事迹报告会、制作劳模先进事迹专题片、广播、企业微信、QQ群、办公平台及外部媒体,积极宣传各类劳模的先进事迹和优良品质,扩大劳模精神在全矿以及社会的影响力、辐射力,使劳模精神始终成为引领企业不断前进的主旋律,激励全矿职工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全国劳模杨志饶主动为矿井分忧,外出招工,组建了180余人的采掘联队,享受市级劳模待遇的刘树通过导师带徒,培养出了两名班组长和6名业务技术骨干,达竹劳模、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吉荣将自己多年的采煤机组维修经验整理成册,分享给各级技术人员,为提高采煤效率打下了基础。
为发挥劳模、工匠在安全生产中的示范效应作用,该矿先后成立了杨志饶劳模工作室、沈吉荣工匠创新工作室,利用管理人员大会、职工学习会、“七一”表彰会,让劳模上台讲为企业管理、讲工作经验、讲心得体会、讲团结协作、讲奉献精神,让全体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同时,还让各级劳模、工匠实施导师带徒,培养更多的劳模和工匠,推动安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工作。
新的一年,柏林煤矿将建功新川煤、融入华荣能源公司为己任,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增强企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作,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发。
(何永兴 田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