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疫情之下, “就地过年”带来 哪些冷与热?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孙惠

  春节将至,受疫情影响,为减少大规模流动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2021年“就地过年”已是大势所趋。

  春节历来是消费旺季,“买买买”是春节假期不变的旋律。而今“就地过年”将给国内消费带来哪些影响?会让市场产生怎样的变化?未来如何利用消费增长刺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思客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研究室副主任李汉卿。

  市场迎来“一半冷水一半火焰”

  “就地过年”,意味着原本需要返乡过年的人口停留在工作地点,不能出远门,但消费不会停,从结构性来看,这会让市场迎来“一半冷水一半火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研究室副主任李汉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阻断疫情传播,各地出台了一系列限制聚集的措施,传统面对面的线下消费需求会大幅下降,这会让传统春节旺季的异地旅游、酒店住宿、外出就餐、出门购物等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但2020年春节期间人们通过线上渠道实现了“足不出户”的日常消费,网络购物、网络课堂、在线娱乐、在线办公等领域都实现了高速增长。

  预计2021年春节线上消费将不断创新,场景不断丰富,业态进一步融合,市场规模仍将快速增长,如短视频作为新社交媒介,凭借用户粘性强、低成本及高转化率的优势,已成为消费增量的重要渠道。外卖平台主要市场份额在大型城市,今年春节期间由于留在大型城市的人口较往年大幅上升,外卖量有望创同期新高。

  同时由于今年过年期间跨地区人员流动减少,人们居家时长将提升,以短视频、游戏为代表的“线上娱乐”需求将大幅增加。部分城市推出了“提供免费流量”等政策将进一步带动互联网视频活跃用户数提升。

  人口流动让春节消费呈现区域差异化

  从人口流动上看,李汉卿认为,“就地过年”改变了春节的人口分布,对消费的影响是区域差异化的。2021年春节消费重点区域将由返乡地消费转为就业地消费。

  2021年春运客流骤降,“就地过年”减少了春运期间人流迁徙。根据交通运输部门预测,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将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比2020年增加一成多。

  从2019年春节期间的春运迁徙大数据看,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成都、苏州、郑州、杭州、佛山等就业地是人员流出最多的城市。2021年春节,这些传统的“春节空城”将不再空旷,由春节迁徙产生的返乡消费将留在这些就业地城市。(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