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斌
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以持久之功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趟出一条新路来……在1万余字的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转型”一词被提及29次,堪称山西“两会”上的高频词,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
2020年,面对艰巨的转型发展任务,山西交出了“优秀答卷”: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到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从强力推动“六新”突破到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从加快发展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山西转型正在夯基垒台中积厚成势。

“转型”——
响彻三晋大地的“热词”
2021年山西省“两会”上,“转型”成为政府工作报告和代表委员口中的热词,被频频提及。务实简朴的风气,民主开放的氛围,高质量的议案提案……会场内,处处彰显着转型带来的活力与动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振奋。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山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这得益于山西的转型发展和创新战略。”山西省人大代表、金晖兆隆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雅娟说。
对此,山西省政协委员、大地控股董事长屈忠让感同身受,“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转型发展的步伐越走越稳、越走越快,为‘十四五’转型出雏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三五”时期,山西开发区数量由26个增至88个,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快于规上工业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2015年增长3.5倍……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
会场外,转型带来的新气象也在寒冬中涌动。在距离山西“两会”主会场不足20公里的太原中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一座智能化十足的制造工厂——中国长城(山西)“智能云”工厂正在用“速度”,诠释着山西信息产业转型发展的成果。在这里,生产一台电脑最快只需18秒。
“我们看好山西转型的决心,也体验了山西各级政府对转型项目的支持。”据山西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介绍,“智能云”工厂从开工到建成投产用时不到4个月。
如今,中国长城正着力打造以山西为中心的中国北方信创生态产业园。谈及为何选择山西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杨华说:“我们看好山西在信创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
转型出雏型关键看产业。作为山西转型出雏型的开局之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山西将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不断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取得突破,实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趟出一条新路来。
“转型”——
重塑山西发展新优势
作为山西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煤、焦、冶、电成为山西转型的主战场。近年来,山西发力“六新”突破,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成长壮大赢得时间和空间。
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印象中的采煤场景已成为历史。调度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根据监控屏幕上各类数据的跳动轻点鼠标,滚滚乌金便离开地底,奔向地面。
先进的理念、新兴的技术、智能化的开采是塔山煤矿建设智能化矿山的真实写照,也是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努力趟出转型发展新路的缩影。
2020年10月30日,晋能控股集团正式揭牌成立。集团注册资本500亿元,资产总额1.1万亿元,煤炭产能近4亿吨,电力装机3800万千瓦,被称为山西“能源航母”。
这种重组整合在山西并不是个例。近年来,山西大力推进省属煤矿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还组建了山西焦煤集团等相关企业;同时推动太钢集团和中国宝武联合重组,不锈钢产能提升至1000万吨。
在“老传统”萌发新生机的同时,三晋大地上的“新花样”也在不断拓展新空间。
中科晶电是第一家落户忻州经济开发区的半导体企业。为让企业在忻州快速“安家”,当地政府部门提供了“保姆式服务”,不仅“量身定制”加工制造车间,还配套道路、水、电、气等设施,提供人才公寓并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几乎有求必应,有难必解,为企业发展助力不少。”忻州中科晶电信息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瑶表示,近年来山西营商环境的改变是吸引企业落户的原因之一。
一花引来百花开。短短两三年间,朱瑶见证了半导体产业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林立的厂房、开阔的街道、轰鸣的机械……一批生产砷化镓晶体及芯片的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这些企业总投资超百亿元,涉及半导体产业上游的衬底材料加工制造、中游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开发,以及下游的终端应用。
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山西贯彻国发42号文件,搭建起转型发展的“四梁八柱”,令新动能加快成长。
“转型”——
擘画山西“十四五”新蓝图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山西转型出雏型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山西进入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时期。”在山西“两会”,两句来自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被代表委员热议。
站在新起点,山西如何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如何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走转型发展新路,是山西给出的答案。
对此,2021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的同时,还重点安排了培育一流创新生态、加快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回暖升级、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特”“优”发展等重大任务。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清晰描绘了山西整体发展的面貌、发展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是规划纲要的‘细化版’‘操作版’。”山西省人大代表、大同市市长武宏文说。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大同转型之路亦备受关注。曾经的“煤都”将如何转,转向哪?武宏文表示,目前山西蓝图绘就,方案细化。大同将高位对标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转型出雏型,结合资源特点,向“氢都”“新能源之都”迈进,努力走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位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吕梁,是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9年,吕梁市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脱贫的可持续性?吕梁也在报告中找到了目标和方向。
“大力发展文旅融合,特别是发挥好吕梁红色旅游资源的作用。”山西省人大代表、吕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田安平表示,既有碛口、北武当等旅游资源,又有廉吏文化、白酒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的吕梁,将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推进文旅融合,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吕梁乃至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
从雁漠古域到尧舜故土,从巍巍太行山到滔滔黄河畔……山西,一个曾经为煤所困的省份,正在奋力描绘一幅新时代转型发展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