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引凤筑巢”激发高技能人才内动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任锁生 报道

3.jpg

●周建军(右二)在大师工作室为学员讲解机车变频器的故障排除技巧

  前不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传来一则好消息,华阳集团二矿“周建军大师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能够获得‘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称号,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周建军获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感慨,“我和我的团队将会再接再厉,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潜心钻研先进技术,努力将职工的操作技能再提升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十三五”期间,华阳集团二矿先后成立了5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技术难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攻关,进行技术革新、技术培训交流,不断发挥创新工作室在广大职工中的品牌效应。

  李国栋工作室成员个个都是机电维修高手,他们在创建之初就成立了机电应急小分队,负责处理全矿井下各类机电故障。累计处理机电故障240余次,参与解决了采煤工作面远距离供电技术的应用等36项技术攻关项目,创造经济效益2000万元。工作室有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采煤机顶部用折叠溜煤装置》《一种进风巷皮带架尾轮滚筒防卡矸装置》等15项。

  “大师工作室培养了我,成就了我,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师傅李国栋。”谈到自己在全国大赛中获奖,董腾飞深有感触,“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晋技术能手、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他们都是高技能人才,有知识、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天天和这样优秀的人在一起,技术上想不进步都难。”

  企业发展靠的就是人才,在这样众多“高速引擎”的带动下,劳模创新工作室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积极开展五小创新竞赛活动,多个项目获得了省市优秀成果奖。在不断的探索进取中,从硬件到软件完善优化,高标准运行,做到了工作有场地,创新有人才,支撑有政策、管理有制度,项目有成果。多年来,二矿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纽带,有效整合和优化高技能创新型团队的队伍结构,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实际,推出了大量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助力了安全生产。在此基础上,选取有号召力的技术骨干为带头人,再把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汇集在一起,作为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人才培养。营造氛围,引导职工参与,从而推动队伍素质的整体攀升。

  同时,二矿开展的“时时学、日日练、月月比”技术练兵活动,就是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在人才培养上实行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并重。理论培训以投影授课为主,课堂交流为辅。实操训练对照实物现场反复操作,设置模拟故障。培训机制的高速运转,不仅推动了生产一线职工技能水平的大幅提高,而且涌现出一大批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过硬的技术能手。据统计,二矿5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培训800人次,培养出11名高级技师,33名技师,164名高级工,为二矿的安全生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