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文华 周志荣 季兵
选料、拼板、刮板、音孔音梁、合琴……100多道工序,一一精心选材、细心制作。这是江苏凤灵乐器集团的首席技师徐小峰每天都会亲自“操刀”的流程。
扎根小提琴制作近二十载,相比于“大师”“首席”这样的荣誉称号,徐小峰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手艺人,而一个手艺人的使命便是打磨和传承技艺,既不标新立异,也不墨守成规,在继承中发展。如今,他正在思考如何将手艺传承给更多人,让黄桥提琴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从事这个行业,相对来说年轻人很少,想要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须带出更多的优秀工匠。”
徐小峰口中的“传承”,正是江苏省泰兴市创新高技能(乡土)人才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大力培育支撑泰兴制造、泰兴创造高技能(乡土)人才的初衷之一。去年,泰兴市积极探索创建“高技能(乡土)人才之家”,投资200多万元精心打造室内面积为520平方米的全省首家集技能培训、技艺传承、技术比武等“一站式”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为集聚人才资源,助推全市创新转型、跨越发展探索新路子。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沙龙、讲座、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大师技艺传承等活动22期;承办泰州市乡土人才“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推进会,得到了泰州市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组建技能大师共享服务团是“高技能(乡土)人才之家”服务功能的延伸与拓展,这一创举旨在集全市企业、行业、职校的技术精英,打造技能大师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攻关、职工培养、鉴定考评提供服务。目前,技能大师共享服务团有成员283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3人、江苏工匠2人、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16人、泰州工匠3人、泰兴工匠14人。共享服务团按职业划分设立电气、机械、化工等6个专业小组,已与江苏泰隆、济川药业、凤灵乐器等11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开启人才之家列单、企业点单、共享服务团接单的常态运作机制,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进行集中攻关、集中培训,有效共享资源;对企业个性问题实行“一企一策”“一步到位”,力求对症下药,精准到位、高效服务。今年,“江苏工匠”、泰兴技能大师共享团团长罗红带领汪庆、严波等数控加工中心技能大师,与市永亚辊业有限公司、江苏诺旦胶辊有限公司等10多家数控机床加工协作小微企业组成分工合作联盟,将相关技能大师分配插入到相关工段,两天时间,立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赶制了大小7万多个零部件,组装成25台设备交付客户。
除坚持名师带徒,设立工匠、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促进相关行业人才培养和产业跨越发展外,目前,泰兴市还与江阴联手创建“泰兴·江阴技能大师共享服务团联盟”,在“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畅通“医患”渠道,做到A公司有施工难题,B公司的技能大师能“临床研究”,C公司的工作室成员能参与“专家会诊”,并分焊工、数控、钳工、车工四个组,每个组选一个技能大师领办一个技术攻关项目,其他组员共同参与,已经发布攻关成果4次。